中国人保回A,保险业超级孵化器的四大卖点将现

迎来新的领导班子,划定新的发展战略之后,中国人民保险(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又成功回归A股,自2012年成功登陆港股伊始,延续多年的回A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长子”,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保的发展史几乎就代表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迎来新的领导班子,划定新的发展战略之后,中国人民保险(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又成功回归A股,自2012年成功登陆港股伊始,延续多年的回A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长子”,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保的发展史几乎就代表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史,复业之后,更演变为“超级孵化器”,不仅裂变出中国人保、国寿集团、太平集团、中再集团这四大保险巨头,还同时为行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惠及了业界。或也正因如此,中国人保回A,不但是中国人保的大事,也成为了行业的一件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命运多舛,但中国人保最终敲钟时点的选择却不可谓不妙,上上下下的各种发声力挺之后,股市已经基本企稳,此时上市更显得分外“和谐”。

 

至少在『慧保天下』看来,沿用资本市场惯用估值模式,中国人保价值有可能被低估,实际上,中国人保四大新卖点已经浮现。

卖点一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财险主业龙头之位日益稳固

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市场化程度加深、竞争加剧,往往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但占据财险近七成市场份额的车险市场却是个例外,向来马太效应显著,越是费率市场化改革,市场越会向龙头险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大型险企拥有的网点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成本优势,远非中小险企所能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对于中国人保而言,子公司人保财险依然将稳坐核心主业之位,为集团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保费和利润。

 

自2015年6月开展新一轮商车费改试点以来,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切。2018年上半年,人保财险总保费收入为2050.41亿元,同比增长14.1%,市场份额达到34%,较2017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龙头之位进一步巩固。

 

当然,对于人保财险而言,虽然稳坐财险行业头把交椅,但依然有太多空间可供挖掘。财险公司是细水长流,只要控制好承保、再保险以及财险公司所产生的“浮存金”就等同于获取了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资金,而这正是巴菲特成为“股神”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中国人保在资本运作方面,显然还大有可为。

 

所有的前提都是要“控制好承保”:财产保险业务是慢工出细活,利润都在细节里,利润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直接相关。

 

对此,中国人保新的领导班子显然也已经拿出具体对策:重点推动“全渠道”经营,做强线上、做精线下、打通边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

 

一旦现有潜能被全面激活,届时,其遍及全国城乡的服务网点将会变身为生生不息的保费源泉,而这最终都将化为推动中国中国人保市值上涨的重要动力。

卖点二

财险公司被低估的市值未来有望修正

长期以来,国内资本市场一般更青睐于寿险公司,而非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更受追捧,与近些年来寿险公司发展速度远高于财险公司显然有很大关联。自1997年国内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收入首度超过财产险公司以来,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寿险公司估值较高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偏好,更多是试图挖掘保险资金的金融属性。

 

实际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就理性的多,对于财险公司有一套较为公允的估值办法。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世界500强中,长期占据保险类企业榜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就是“股神”巴菲特所持有的企业,其主营保险业务即财产保险以及再保险业务,而非人身保险。

 

由于负债久期多为十几年的长期业务,人身险经营中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常常被暂时掩盖,一旦市场利率出现大幅下降,利差损风险对整个人身险公司估值会带来很大影响。

 

相对而言,财险公司产品基本都是一年及以下期限产品,经营周期较短,金融属性更弱,当年的承保利润当年就可以计算,这有利于快速对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跟踪,快速调整经营投资策略,这也导致财险公司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要远远低于人身险公司,长期来看,不失为优质投资标的。

 

资本市场缺乏以财险为主的标的,自然研究员们就缺少深入研究的动力。中国人保核心的人保财险半年就狂赚保费2000亿,净利润120亿元,无论如何不能低估。因此,中国人保上市后,财险公司长期被低估的市值,未来有望得到修复,成为后续财险公司估值的定海神针。

卖点三

人身险公司转型发展,有望快速提升边际估值

中国人保的人身险公司起步较晚,相较于人保财险这个财险龙头对于集团的贡献度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目前来看,人身险板块对中国人保而言,财务估值上仍然是一个“洼地”,但借助于中国人保这个大盘子,和已经提前完成的机构布局,将来只要稍有发展,即可以助力集团整体估值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人身险行业集体转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发展契机,磨练之下,人保寿险以及人保健康很多关键指标已经开始出现改观。

 

2018年上半年人保寿险保单的业务品质显著改善,13个月续保率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94.4%,25个月续保率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91.3%。

 

人保健康业务结构也在慢慢好转,例如政府委托业务规模在上半年末已经达到238.84亿元,同比增长63.4%亿元;首年期交原保费也达到了7.19亿元,同比增长36.2%。受益于此,新业务价值达到3.04亿元,同比增长7.0%。

卖点四

创新驱动战略落地,成为影响人保估值逻辑的X因素

某国外险企彻底摒弃传统寿险业务,相互保上线9天千万人投保……这些消息都敏感地触动着保险业内人士的神经,毫无疑问,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赴任中国人保时间不长,缪建民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3411工程”:“3”指财、健康、寿险三家子公司转型;“4”指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一体化、国际化四大战略;两个“1”分别指“打好一场中心城市攻坚战”和“守住一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慧保天下』看好中国人保估值提升的逻辑根本。

 

中国人保提出力争到2022年跻身国内创新型金融保险集团前列、到2025年跻身国际创新型金融保险集团前列的规划目标,同时还给出了由131个项目组成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时间表。

 

此外,为保证创新驱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人保还规划了三层创新基金,即设立千万元级创新奖励基金、亿元级创意孵化支持基金和百亿元级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全力推动创新发展。

 

毫无疑问,发力创新、聚焦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人保的顶层设计,也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对于科技板块的发力,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板块的壮大而已,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称,其对于中国人保整体估值的提升也将善莫大焉。

 

以人保金服为例,作为中国人保的“综合创新基地”,其目前孵化出的多个项目,包括邦邦汽服、爱保科技均采用了更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引入多方战略合作伙伴,人保金服试图突破国企身份桎梏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保险主业之外,中国人保在金融协同板块也涉猎不少,布局较为完整,分别成为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成立保互通(北京)有限公司拿下支付牌照,开张公募基金业务,成立人保资管香港公司占位香港市场。

 

缪建民明确发出要求,要把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变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技赋能打造面向未来的持续发展优势,争取两到三年时间,非产险板块的价值凸显。慧眼巧手,原石也能变美玉。

 

一个市场第一的产险板块,加上价值快速凸显的非产险板块,中国人保A股上市,一出好戏即将开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