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复制和底气

6月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以上是深州特区报在关于深圳新

6月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序幕。

以上是深州特区报在关于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序幕的报道,虽然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却已经引得房产市场上风声鹤唳,各种猜测诸多分析,还是有不少朋友继续使用了重磅标题,并把这个意见稿称之为深圳第二次房改将要开启,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不管是利空还是利好,反正是一副好厉害的样子。

如果不是星球里有朋友提起这个话题,安迪还真想着就此躲过这个话题,毕竟大家热热闹闹的传达中几乎看不到太多的新意,深圳这次的深化住房改革并不算什么奇特,甚至可以说平淡无奇,只是加深了几个概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细化的数字比例,强化“房住不炒”的大前提。

之所以安迪这样的感觉 ,主要是在上海曾经有发布过“房地产十三五”规划,而这里面的内容现如今几乎出现在深圳的征求意见稿中,虽然都是作为同属一线阵营的城市,但在这一方面的动作和高瞻远瞩,上海明显要高过深圳好几个山头。

这是发布在深圳政府官网的具体通告,目前还在收集意见过程中,深圳政府给了很多通道汇总大家的想法,截止日期设置在2018年6月19日18:00前。

相信老百姓对于政府想为大家居住条件改善,房价抑制,提供各种不同方式的保障住房,公租房租赁房以及共有产权房,一定是热烈欢迎举手相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上海政府关于“房地产十三五”规划的内容,看看那里面设置的一些细则,从各种房的种类,以及相对应的数量,唯有最大的不同是上海这个规划执行时间是从2016到2020年。

而深圳这次的规划是到2035年,分阶段筹集建设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量的40%左右。

以绝对控股比例的60%作为保障型住房,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有房住 ,有房租,人才有安定的住所,继续留在深圳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不受高房价的影响。

这里我们先不谈保障型的住房和安居型商品住房,就重点谈一谈将来要正常上市的商品住房,按照这个比例来分布预计在2035年钱建造成功70万套。

还有18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预定的目标,拉长到整个周期新建的纯商品住房数量每年约为38889套,每个月提供给市场的新房数量约为3240套,参照最近深圳每个月的新房交易数量看,完全能满足所需。

5月份深圳新房成交数量2564套,价格有所下滑,环比下跌58元,同比下跌410元,但均价依旧在54111元,参照兔博士APP上的数据看,深圳目前的房价依旧高于上海。

且不谈8年、10年、18年后的房地产市场,有谁敢说深圳5年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情况?约70万套这样的数字参照现在的市场去计算,似乎合情合理,但放到那么长的时间段,殊不知深圳的底气在哪里?

看到这个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后,你有没有可能会心一笑,是不是同时心头一紧,今年是2018年,而2020年很快就要来到,但离2035年还很远,很遥远 。

同样也是170万套,一样是以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为主导位置,上海更是把这个类型的房子作为重中之重,做到了总量约125万套,远超深圳的100万套,而且这里面的100万套还有一定数量的安居型商品房。

有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热点,能不能体会深圳的底气,多出来的15年,深圳的规划居然和上海基本保持了一致,这几乎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或这确实有可能是“房住不炒”的新标本,同时会加大加深在后续的18年中,深圳的纯正商品房会更紧张,更紧缺。

重点来了,这也可以看成是深圳政府的底气十足之处,人才住房设置标准为小于90平方的户型,接受租房也能出售,且租售价格为市场价的60%左右,这如果真能执行,等同于给了人才们一份难得的厚礼。

安居型商品房的概念和上海也类似,在特定范围参照收入家庭财产标准,让达到标准的家庭能买能租,以对外销售为主,租售价格为市场价的50%左右,建筑面积小于70平方。

知道你也想起来了70/90政策,这早期的设置到现在又放到了桌面,充分说明这个规则会继续执行,满足有条件购买房屋的群体基本居住和改善。

90平在一线城市,哪怕是70平,也算是很不错的空间了。千万别拿三四线城市的面积来比较,哪怕是二线也没有办法参照。

对于公共租赁房的价格就更想让人鼓掌了,租金为市场价的30%左右,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可以以10%的租赁房租金入住,这确实是非常人性体贴的方式,这一类别的房源只租不出售,大家按照条件划分排队等待,居民面积为30-60平。

原有的政策不变动,新方法也适用,之前的供应规模继续保持。

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变化?会把深圳商品房的现状带往哪里?如果新建的约70万套商品房都必须按照70/90准则执行,那么90平以上的户型是不是后续就不再增加,140平到280平或更大户型的房子是不是就要停止建造 ?

海上世界双玺的限价让很多有钱人继续分到了想要的一杯羹,满足了他们对于豪宅的需求,符合他们对大户型奢侈享受,在这之后此类型的房源是不是就只能在二手房中寻觅?

如此看来,这一部分户型的房价会不会继续攀升?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已经成为了不再生的稀缺资源,这一份需求并未减少的情况下,这一类别的户型必然受到追捧。

深圳此举,政策上是参照了上海“十三五”房产规划的路线,但却把路弄得更窄,把压制延伸得更长,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此番规划,彻底落实并执行,那么深圳后续真正要走的房产路线,就是香港模式。

普通老百姓可以继续租住在公租屋,可以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申请 ,等待房源,用很少的钱有一席之地,30平也是生活。深圳这次不知道是否会出具租房时限,如果可以一家人终身居住公租房,那么这一块将和香港无缝吻合。

相信即使是再基层的老百姓,深圳的居住环境总会比香港好一些,虽然我们也口口声声说深圳缺地,但相比较香港却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如此这般去看看香港的小高楼,更直观的建议大家可以看一部老电影《笼民》。

中产阶级的群体可以购买70/90的居住面积,做社会的中产,有自己的居所,还有努力的方向,即使是背负着不少的贷款,却依旧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这一块蛋糕在将来的深圳一定会抢夺得最为激烈,这一类别的房型和阶层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点,向上遥遥无期,往下却随时可期,总有人在拉扯,想着和大家一起拥挤在最底层。

香港这两年的房价一直上扬,且是三番五次创新高,最新的动态是连续25个月的上涨趋势,动辄上亿几个亿的豪宅卖得火热,浅水湾的阶层似乎也从未停歇。

香港的老百姓那么苦,香港的房价依旧那么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