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市场走势分化:论市场尚未察觉的突变

如果你真的愿意做价值投资,而且想做到领先别人进入一块刚刚起步的大陆,那就应该立即开始钻研港股市场,这里绝对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在写今天这篇文章时,2017年前四个月的行情已经结束了。作为一个已经在港股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鸟”来说,今年,我很欣慰。

从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点位,到前天4月28日的收盘点位,整整4个月的交易日结束了。

代表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数,一共上涨了12.96%;代表A股市场的上证指数,同一区间,上涨了1.56%;代表美国市场的道琼斯指数,同一区间,上涨了5.65%;再多比较一个,代表中国“新经济”的创业板指数,同一区间,下跌了5.54%。如下图所示:

1.jpg

至于欧洲股市,亚洲其他市场的股市,我就不多比较了。

✦   一、

其实很多做投资的人,在前4个月的投资过程中,并没有去做这样的对比,身在A股的人,总是期待着能来点奇迹,好不容易盼来了雄安,结果还中计了。代表中国所谓“新经济”的创业板,至于泡沫有多大,这样一看就看出来了吧,而这,还是建立在某视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停牌之后的表现,只能在心里默念大家经常说的那两个字,xx。

而美国市场,虽然仅仅上涨了5.65%,但大家要知道,这个上涨是建立在道琼斯指数从2009年到2016年底,已经上涨173.13%的基础上,又涨了5.65%。川普上任后的税改意向直接推升了资本市场的表现,而可怕的是,仅仅如此,美国这些科技巨头们,比如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以及亚马逊(Amazon)的平均估值,仅仅是30倍PE左右(亚马逊除外),你说是不是太可怕了。

再说回港股,看格隆汇的朋友肯定知道,港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公认的价值洼地,但洼地也有他形成的原因,气候(政策),土壤(环境),湿度(资金)等等各方面造就了这一奇特地貌。

当港股跟着老大哥A股,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后,港股又被投资者们诟病为,因为无涨跌停限制,会导致一夜回到解放前,老千遍地无数万人坑等等概念。

然而就是这个市场,这个今年没那么多人关注的市场,但体量绝对算是全球前几大的市场,前四个月的走势,绝对是闪耀全球,更关键的是,他依然非常健康,而且从资金面上看,A股目前全是存量,但是港股有增量,这也是港股的可怕之处。

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现在A股不是有个说法,说只有“漂亮50”才能赚钱吗?而“要命3000”的存在,正是反映了虽然A股钱多,但是人傻啊,人傻钱多很自在,以前的要命3000能玩的很转,分分钟能把类似徐翔的人送进去,但如今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堂会审,“要命3000”一下就无处遁形了。

最后,很婉转地用了一部电视剧来告诉了大家,我一定代表“人民的名义”,消灭你们,可悲可叹。如今,A股是谈价值欣喜,谈投机色变,一家家没有底裤的公司,要么停牌,要么质押救股,但这样砸了鸡蛋捡西瓜的做法,真的靠谱吗?

据说,A股现在质押面临平仓风险的有一堆,如果弹尽粮绝,毫无回旋余地的话,爆仓,之后……Die。

✦   二、

说到价值投资,巴菲特老先生的那一套,现在真是可受用了。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价值投资的真正属地,还是在海外。

美国那几位上文提到的科技巨头,因为人家实在是太强了,强大到咱们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必须把人家卡在墙外才有生存空间,不然全都是在给别人打工。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司,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如果你早点有价值投资的眼光,一定不会错过他们,想想大家从第一次接触iphone4的时候,还是2010年6月,如果那个时候买Apple公司的股票,现如今的涨幅是356%了,很多人知道的腾讯,因为自从QQ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腾讯只有几十块,而现在腾讯已经成长为2.3万亿市值的巨头了,还有微软,还有Google,特斯拉等等。

其实我们应该思考的一点是,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创新度不够,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而是这个土壤,是否更适宜那些有潜力成为巨头的公司,成长下去,价值投资能否建立起来。

在中国的市场中,最大市值的公司,无非两类,一类是能源类,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第二类是,金融类,比如银行,保险,券商。但海外市场,科技类公司绝对是各行各业的龙头,而他们的金融业其实反而小。

在欧洲包括在美国,大家都在把金融行业做小。比如欧洲,德银银行市值只有200亿美金,金融行业做小真是好事。金融他是依附于经济、寄生于经济的。如果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很大,创新型的企业就要给金融地产去交税,企业的负担就会很重,所以创造力会减弱。如果中国的土壤没有改变,在中国A股里谈价值投资,那是真的比国外难太多了。

如果我们在看看现在A股的上市制度,排队的公司,有多少是能代表新经济的公司呢,现在A股的“漂亮50”都是什么呢?喝酒?吃药?买电器?这些是新经济吗?

如果再回想一下,从移动到联通,再到BAT,再到京东,陌陌,美图,滴滴,周黑鸭,携程等等这些优秀的企业,在它们成长最肥美的阶段,绝对都是不符合A股的上市条件。类似的还有华大基因,几经周折目前还不知道何时能上会。

凡是大家平时能接触到的,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公司,基本都是在海外上市,而无一例外地,最后他们都成为了龙头,比如腾讯,比如阿里,比如京东,好多好多,导致这种现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在2015年沪港通开通前,国内的投资者们,即使你们知道QQ,但是想买腾讯,都是买不了的,即使是到了全世界信息如此通畅的今天,就算现在正用着Apple的手机看微信,用App,你想买Apple的股票,你想买美股,买阿里巴巴的股票,都还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你说你错过了某个伟大企业的投资机会,其实不然,是因为你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机会,不是你眼光不够开阔,而是因为你本身就在井底。

真应该好好想想,如果真的是做价值投资,你究竟应该怎么把自己的眼界打开,这才是最关键的,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市场,或许,才是你值得追求的。

如果整天想着在一个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里困兽斗,那不如早早去创点业,也算对得起自己的一生。

✦   三、

港股市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洗礼,真的有很大一批公司成长成了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我在港股十多年,我觉得这里很像一方小天地,市场很大,但成交量不大,其实这也说明天然的他存在机会,机会永远都是留给少数人的。当从人少到人多,从资金少到资金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你的财富才会积累。

这么多年,这个市场里有蜜瓜也有地雷,腾讯,舜宇光学,瑞声电子,吉利汽车,通达股份……这些都是蜜瓜,基本上都是3-5年时间可以为广大投资者赚到数百倍利润的公司,当然也有很多地雷,汉能薄膜,辉山乳业,大健康国际,丰盛控股……还有一些所谓的老千股……

这么多年下来,我见过太多了,幸运的是,因为自己很保守,而且一直在不断学习,是可以在这个并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市场里,活的游刃有余的。

港股,绝对也是价值股的天堂,只要你有业绩支撑,行业增速能维持,商业模式可靠,港股绝对是可以将你培养成大牛股的。我在港股这么多年,感觉只要能抓对板块,然后有耐心陪着公司一同成长,赚钱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至于老千股,这个网络上有很多教大家辨识的办法,大家可以自己去做做功课,并不是说一个市场只有好公司,这个市场才好,而且那种市场也不存在。每个市场都有资本玩家,想想前几天A股那些拉涨停的股票,下面的排盘是那么有趣的数字,我还觉得这才是前所未见。

为什么今年我很欣慰,是因为我看到随着深沪港通开通以来,截至上周五,最新数据,南向资金一共沉淀4891.88亿元。而这些钱全都是来自国内的增量,他们分散到了深沪港通标的那469只股票中。这就是变化,是值得欣慰的变化。

1.jpg

香港市场是属于中国的市场,但更是一个跟国际市场连在一起的、开放的市场。目前,港股市场在沪深港通的影响下,和国内市场正在经历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体现定价能力的一个过程。

现在每天都有增量资金在布局港股,而港股的上市公司,如果顺利进入深沪港通的池子,其实已经等于变相的二次上市了。而这种改变,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我还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港股之所以我认为现在虽然涨了12%,还是很健康,是因为现在我们能感知到的,是有不少人开始重视港股的交易了。

我有去国内的券商做过调研,基本上国内券商现有开户A股的股民中,大概有5%的客户净值是超过50万的(可见A股是一个多散户化的市场),而这5%里面,已经开始交易港股的,还不到0.5%。就比如说200万用户,可能真正通过港股通交易港股的,还只有不到1万人。我认为未来3-5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点。

所以,如果你真的愿意做价值投资,而且想做到领先别人进入一块刚刚起步的大陆,那就应该立即开始钻研港股市场,这里绝对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就像索罗斯说的:“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