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升级!高端研发人才匮乏,MNC与创新药企用人逻辑大变

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叠加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在持续的多重压力下,生物医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业绩下行压力,各种挑战随之而来。

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叠加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在持续的多重压力下,生物医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业绩下行压力,各种挑战随之而来。在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下,药企不断开展组织变革,加速推进创新药研发上市,力争在变革中破浪前行。而在组织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提升企业效率,增强组织能力,打造坚韧敏捷的组织环境,成为企业迫切关注的重点。

无疑,医药行业的组织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研发进度、产品上市速度和市场竞争力。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人才配置能够加速新药研发进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

其中,临床开发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载着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重责,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近日,泰伦仕发布了2024年《医疗健康行业组织效能报告(临床开发推广版)》,报告基于对15家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及知名创新药企的调研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基准配置指标和人均项目指标等,进行全面比较和交叉分析。为行业揭开了临床开发部门组织结构和效能的“神秘面纱”。

从报告来看,提升组织效率是医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科学设置组织架构、合理配置人员、优化外包与外派策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改进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开发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项目成功率,最终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结构的优化之道

医药行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着研发流程的顺畅与否。报告指出,目前临床开发部门主要有两种组织模式:一种是将临床医学研究与临床运营统一管理,另一种是按职能线分别管理。前者有利于快速决策和响应,后者则有助于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推进。

但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在第一种模式下,医学和临床运营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加紧密,有助于提升整体效率。83%的创新药企和56%的跨国企业选择了这一模式。但在全球项目协调上可能存在挑战,需要加强跨区域的沟通和协调;选择第二种模式有利于全球项目的统一管理和协调,适合跨国企业,但部门间的协同工作相对不紧密,需要更强的跨部门沟通机制。

选择适合的组织架构模式是企业提升效率的第一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产品管线和市场布局,灵活调整组织模式,以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在临床开发阶段,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显著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成功率。

另外,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外包和外派成为了许多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合理的外包与外派策略是提升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报告指出,大多数企业选择将外包比例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保持对研发流程的控制和质量的保证。而外派则更多地用于补充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或是利用外部专业团队的技术优势。

报告数据显示,在外包比例为21%-50%的企业中,医学(CRP)人均项目数和PM人均项目数均表现最佳。这表明适当的外包能够有效分担内部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外包比率占比

人才配置的战略意义

人才是医药行业最宝贵的资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创新药企在医学部门的人才配置上更为集中,这可能与其对研发创新的重视有关。而跨国企业则在临床运营、药品注册和质量核查等职能上拥有更高的人才密度,显示出其在全球化运营中的优势。合理的人才配置不仅能提升研发效率,还能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技术的创新。

同时,效能评估是衡量组织表现的重要工具。报告通过计算临床开发部门对标值(根据1-3期不同临床项目阶段的人才配置基准人数总和)与实际人数的比率,CRP的人均项目数等指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组织效能进行了评估。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也揭示了组织在项目管理和运营协调上的能力。

报告详细分析了不同职能岗位的人员配置和项目管理情况。CRP、临床、注册(RA)和药物警戒(PV)等部门的人员配置比例也有所不同。创新药企在医学和临床方面的投入较高,而跨国企业在注册和药物警戒方面投入更多。这反映了不同企业在研发重点和市场策略上的差异。

其中,在跨国企业中,临床项目经理(PM)人均负责1.18个项目,显示出较高的项目管理效率。PM的项目负荷与其管理模式和外包比例密切相关,合理的外包策略能够显著提高PM的工作效率;跨国企业CRP人均负责1.52个项目,远高于创新药企。这表明跨国企业在人员配置上的高效性和项目管理上的成熟性。而CRP在不同领域(如肿瘤和非肿瘤)的项目分布也有所不同,肿瘤领域的项目数普遍较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持;临床监察员(CRA)在本土创新药中的人均入组目标高于跨国企业,而在跨国企业中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的企业中表现高于第一种管理模式,这与外包外派的项目比例有关。高效的CRA配置能够加速患者招募进程,提升临床试验的整体进度。

跨国企业CRP人均项目整体数明显高于创新药企

报告指出,尽管行业整体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方面,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培养和吸引这些人才,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说,对于企业如何提升组织效能这个课题,有几点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是优化组织架构。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产品管线布局,选择适合的组织模式。尤其是对于创新药企,建议加强医学和临床运营部门的协同,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其次要注意提升人员配置效率。通过借鉴跨国企业的经验,优化人员配置,尤其是在注册和药物警戒方面,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响应能力。

另外要重视加强外包与外派管理。合理利用CRO公司的外包和外派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和执行效率。

医药行业的临床开发部门在组织结构优化、人才配置、效能评估以及外包外派等方面,都需要精细化和战略化的管理。同时,结合医药行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更应意识到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人才发展体系,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效能,以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最终,通过不断的组织创新和人才发展,医药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说明:

本次调研15家公司涵盖大型国际制药企业以及知名创新药企业,分析结果受调研公司数量及企业阶段的因素影响。所以作出了如下假设:

  • 临床项目数据假设各家公司在CDE的公示网站中的更新程度一致。
  • 统计周期内,排除了各家公司的组织变动的因素,以及因此带来的人员规模变化,本调研使用人员规模数据来自2024年3截止的时点数据。
  • 关于项目周期,一般项目自首次公示期至项目结束在24个月内,本次统计分析考虑到每年的项目滚动叠加因素。
  • 临床I-III期临床开发部门人员配置基准来自于标杆公司市场研究。
  • 临床开发基准配置指标=调研公司各临床阶段项目数*配置系数/调研公司实际临床开发部门人员数量。如果人力成本接近那么:基准配置指标越高说明人员投入越低于市场标杆,反之 高于市场标杆水平。

本文编辑自泰伦仕《医疗健康行业组织架构和组织效能基准研究报告——临床开发篇》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