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海外】9月港股通潜在入选标的基本面详细梳理

8月10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季度指数检讨结果,调整结果将于9月10日生效。我们基于恒生指数公司的季度检讨结果,对可能被纳入/剔除港股通的公司进行了预测。

作者:光大海外研究 秦波等

来源:EBoversea

1、恒生综指季度调整,多家公司或入选港股通

1.1、恒生综指季度调整,多家公司或入选港股通

8月10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季度指数检讨结果,调整结果将于9月10日生效。我们基于恒生指数公司的季度检讨结果,对可能被纳入/剔除港股通的公司进行了预测。

我们预计平安好医生(1833.HK)等23家公司将可能被纳入港股通,另有卜蜂国际(0043.HK)等15家公司由于被移除综指或市值不达标而可能被剔除,具体名单如表2、表3。

1.2、外资类企业也首次纳入恒生综指,但暂或无缘入选港股通

本次恒生综指调整,大中型指数成分股由299只增加至303只,其中首次纳入6只外国公司,此前综指成分股均为香港本地和内地公司,可分为四类:香港普通股(36.77%)、H股(27.21%)、其他香港上市内地公司(25.21%)和红筹股(10.82%)。但根据7月14日上交所、深交所公告,目前此类外资股、合订证券或同股不同权的科技类标的,暂时无缘入选港股通标的。

2、本轮潜在标的中重点关注标的

2.1、优秀基本面才是公司是否值得长期关注的根本

每一次港股通潜在标的的调整,市场往往会对潜在的入选标的做一些交易性的策略或炒作。由于入选港股通后,南下资金的参与度及风险偏好,都将作用于相关标的,这种交易性的策略也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优秀的基本面,才是公司是否值得长期跟踪或关注的关键所在。从以往多次入选港股通标的来看,中长期走势优异的公司,往往都是基本面比较扎实的公司,比如绿城服务、光大绿色环保,等等公司

我们系统梳理了此次潜在调整标的的基本面情况,从初步筛选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其中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生物制药板块中有诸多标的值得重点关注。其中,物业服务公司如碧桂园服务(6098.HK)、彩生活(1778.HK);可选消费公司如呷哺呷哺(0520.HK);医药公司如东阳光药(1558.HK)等,值得投资者关注。

3、生物医药板块

3.1、东阳光药(1558.HK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病毒、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国制药企业。目前,公司的三大主要治疗领域为抗病毒产品、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产品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产品。在抗病毒治疗领域,尤其是抗流感病毒治疗领域,公司拥有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剂及颗粒剂。

2)过去几年经营业绩情况:公司的核心产品涵盖抗病毒、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公司17年营业收入达16.0亿元,同比增长70.1%;17年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70.0%。公司14-17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3.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6.7%,远超行业水平。奥司他韦成为业绩主要动力,抗流感龙头地位稳固。

3)公司的主要看点及前景:a)受益于流感爆发,“可威”持续高速增长:自2017年12月份以来,全国流感流行强度不断增强,对于流感治疗,“可威”在卫计委推荐列表中排名首位,而部分地区药店和医院也出现了奥司他韦产品断货现象,我们预计“可威”下半年仍将延续高速增长趋势。此外,公司年初开始布局OTC端以25mg规格为主的产品销售,截止至6月30日,公司已开发 1300多家连锁客户,OTC端销售有望成为“可威”销售新的增长点。公司产品竞争格局良好,价格压力不大,目前产能已满负荷生产。b)收购制剂资产,6个品种均纳入优先审评:公司公告以5.05亿元人民币向控股股东广东东阳光药业收购制剂资产6个品种,分别为克拉霉素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克拉霉素片、莫西沙星片、奥美沙坦酯片和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该6个品种目前以“制剂出口”的名义已经纳入优先审评名单,其中克拉霉素缓释片即将第一个拿到批文,其他产品有望于2018年底前拿到批文。仿制药制剂国外转国内方面,还有20多个品种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申报,国外加速审批有助于国内产品审批上市。c)在研产品梯队完善,各大疾病领域进展良好:抗病毒领域:1.1类创新药依米他韦+索非布韦处于临床III期试验中,依米他韦+弗拉瑞韦处于临床II期试验中;内分泌与代谢领域:重组人胰岛素进展最快,目前处于CDE审评药学和临床阶段,重组人预混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预混30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速效门冬胰岛素处于临床I期阶段。总体来看,公司在研产品进展良好,有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3.2、同仁堂国药(3613.HK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于海外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中医药产业连锁店,覆盖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中药产品2000多种,包括1100种中成药及保健品,及900多种中药材,同时公司也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批发业务,批发产品超过260多种,大部分为“同仁堂”品牌中成药。

2)过去几年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的核心产品涵盖五官科、心血管急救制剂/器械、生物技术和特色原料药为代表的三大业务领域,近年来,远大医药通过全面推进战略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不断拓展产品市场,经营发展整体态势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每年保持高速增长。

3)公司的主要看点是那些,未来公司前景如何

公司主要产品增长强劲:公司主要产品安宫牛黄丸和破壁灵芝孢子粉占据收入超过60%,并且增长强劲。主要产品安宫牛黄丸适应症广阔,在香港市场需求旺盛,灵芝孢子粉在国内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未来具有增长的潜能。

海外拓展有望实现:公司作为同仁堂集团唯一的海外拓展平台,预计每年新开大约10家零售药店推广中药销售。

4)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根据wind一致预期,公司2018-2020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6%、15%、1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7%、16%、15%,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根据最新股价计算,公司2018-2020年PE水平分别为23、20、17倍

3.3、希玛眼科(3309.HK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希玛眼科医疗是一家在香港和广东领先的眼科服务供应商,致力于运用先进的治疗技术为复杂的眼科疾病患者提供服务,公司拥有强大的国际化眼科医生团队,紧跟最新的医疗发展,实施极具远见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成立2012年1月,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香港以及深圳地区领先的眼科专科服务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公司在香港拥有2个眼科中心,5家卫星诊所,深圳、北京各拥有一家眼科医院。

2)过去几年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14-17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42.6%,2013年内地第一家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在深圳开业,2018年3月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开业,公司预计未来在中国内地持续拓展业务。

3)公司的主要看点是那些,未来公司前景如何

公司是港深地区领先的眼科服务供应商:2017年公司香港地区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61%,内地业务收入占比为39%。公司在港深的市场份额近5%,为行业第三,随着公司在内地的业务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眼科手术台数17年同比增长22%,其中内地增长41.6%,量价齐升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收入,同时基于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4)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根据wind一致预期,公司2018-2020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4%、23%、26%;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3%、32%、31%。根据最新股价计算,公司2018-2020年PE水平分别为65、49、38倍

3.4、平安好医生(1833.HK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的先行者,运营全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公司于2015年4月推出移动平台,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如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服务、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公司已成立具有覆盖全国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网络,涵盖约3,100家医院(包括逾1,000家三级甲等医院)以及约1,100家体检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

2)过去几年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提供四大类服务:1)家庭医生服务:由自有以及合作医院的医疗团队提供在线咨询、转诊挂号、住院安排等服务;2)消费型医疗服务:由第三方医疗机构提供体检、基因检测、健康管理、医美等服务;3)健康商城:药品、保健品、个人护理用品等销售;4)健康管理和互动:收集相关数据并提供个性化健康计划。

公司17年收入18.7亿元人民币,年四大板块分别实占比13%/35%/48%/4%。

公司15-17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59%;15-17年净亏损分别为3.2/7.6/10.0亿元人民币。

3)公司的主要看点是那些,未来公司前景如何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内领军企业:公司平均日活跃及月活跃用户数量为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排名第一,公司通过一站式门户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望形成全国性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有望以互联网医疗行业领军企业的姿态得到迅速的发展。

管理层经验丰富、股东支持强劲:公司拥有医疗及科技行业的资深管理团队,公司高级行政人员及管理团队在行业有丰富经验。控股股东平安集团可为公司输送客户并提供支持。

4)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根据wind一致预期,公司2018-2020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8%、57%、60%,但净利润持续为负,扭亏预计仍需时日

4、汽车板块

4.1、永达汽车(3669.HK

1)主营业务:永达汽车(3669.HK)成立于1992年,2012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公司是国内领军的以豪华/超豪华汽车品牌为核心,以涵盖新车销售、售后保养维修/二手车、汽车经营租赁、汽车融资租赁、汽车金融/保险代理等业务为主的综合性汽车经销商。

2)业绩表现:公司2017收入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507.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7.4%至人民币15.1亿元。我们判断,业绩的强劲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新车销量/售后业务稳健增长、新车销售毛利率企稳回升、以及金融自营/代理业务强劲增长。

3)增长驱动力:宝马或存在预期下修风险:1)进口关税下降等对短期进口豪车/国产豪车销量产生一定消费延缓影响;2)受经济周期/产品力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宝马新5主力车型终端折扣幅度扩大;3)X3的市场竞争力在于定价,或依然存在上市不久即有折扣的风险;4)受产品周期预期调整影响,预计宝马经销商存在预期向下修正风险。新车毛利率改善依然可期,持续看好售后/衍生业务稳健推进:1)新车销售业务方面:保时捷扩张力度加大(新车毛利率约6%以上)有望对冲宝马新车毛利率预期下修、以及捷豹路虎新车毛利率较低等影响,奥迪产品周期底部向上阶段的临近(Q2于2018E上市、Q5/A6于2018E-2019E换代上市)也有望提振毛利率前景;2)售后/衍生服务业务方面:持续看好包括二手车等在内较为成熟多元化的售后业务、金融自营/代理服务等衍生业务稳健推进驱动的增长前景。

4)盈利预测情况

我们依然看好公司新车销售产品结构改善、售后业务延伸拓宽与衍生业务稳健推进驱动的基本面改善前景。考虑到政策/宝马产品周期波动影响,我们预计2018E/2019E/2020E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人民币19.3亿元/24.3亿元/30.4亿元。

5)风险提示

宝马折扣率扩大/新车销售毛利承压;保时捷等品牌收购扩张力度不及预期;售后/衍生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利率上升/财务费用增加;政策波动;经济增速/消费购买力下滑。

5、工业板块

5.1、三一国际(0631.HK

1)主营业务情况

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国际”)为三一集团的第二大核心企业,是国内煤炭机械产品覆盖面最广、产品线最丰富的标志性企业,同时也是国内产品吨位最大、系列最全、技术最先进的港口机械成套设备供货商。公司致力于推广一体化设计与制造的联合采煤机组及刨煤机组,是国内首家提供采掘一体化解决方案及成套设备的企业,引领行业产品智能化、成套化的发展趋势。2009年11月25日,三一国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631.HK。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两大板块:(1)煤矿设备板块,包括传统煤炭机械板块和新开发的非煤务板块,煤机业务产品包括巷道掘进设备(全岩及半煤岩掘进机、掘锚护一体机)和联合采煤机组(采煤机、液压支架及刮板输送机等);非煤业务产品包括矿用运输车辆(机械传动自卸车、电动轮自卸车、铰接式自卸车)和井下矿用车辆及工程掘采设备(隧道、掘采系列)等。(2)港口机械板块,包括小型港口机械(正面吊、叉车)和大型港口机械(岸边龙门起重机)。

2017年,公司港口机械业务实现营收1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4.8%,占总收入51.6%;煤矿设备业务实现营收1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65.0%,占总收入48.4%。

2)经营业绩表现

2017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34.7%至人民币24.8亿;净利润为人民币2.3亿,同比增长135.6%,扭转亏损局面;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29.7%和9.3%,较2016年同期均出现显著增长。

3)未来增长前景

(1)一方面,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愈发深入,去产能进度不断推进,目前煤炭年产量控制在35亿吨到39亿吨之间;去产能主要是把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关闭,这些企业基本上采取人工或者炮采的形式,机械化率非常低,所以这类淘汰与压缩政策对三一国际未来发展非常有利。另一方面,我国的煤炭需求相对稳定,煤炭价格开始触底反弹,随着行业盈利能力好转,公司的煤机产品销售额有望大幅提升。

(2)随着2012年以来煤价的下跌,煤企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煤企对设备的需求被压缩,固定资产的投资处于暂缓状态,理应更新换代的设备实际并未实现。自2017年起,煤炭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跌幅减小,出现回稳走势。一般煤机的使用寿命约 5-6 年, 因此2012-2013年大量投资将为2018-2019年带来大量替换的空间。

(3)公司已启动国际化战略,深入推广产品在海外销售。公司煤机产品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并畅销于亚洲和非洲国家;在港口机械方面,旗下全资子公司三一海洋重工与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签订RTG采购合同,标志着三一海洋重工大港机首次进入北美市场,并与世界多个知名港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虽然公司营收以国内市场为主,但是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未来将不断拓宽海外市场,响应不同需求,收入实现增长。

(4)公司具备技术领先优势,新产品将不断推出市场。在煤矿设备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完成了730采煤机、掘锚护一体机、SRT55S、SRT55D新型矿车样机下线并投放市场销售,市场反应较好,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港口机械方面,成功研制适用于铁路系统的铁路吊;完成美国铁路用RTG、STS4038轻型岸桥、STS5048中型岸桥产品开发;完成SRSC45S型正面吊、SDCY90K8S型堆高机、SCP160S型与SCP100S型重型叉车开发;同时,主打欧美市场的10T伸缩臂叉车也进入设计定型阶段,成功投放市场后对未来业绩增长均有贡献作用。

4)盈利预测情况

根据WIND一致预期,2018E/2019E/2020E三一国际全面摊薄EPS分别约0.19/0.25/0.33元人民币。投资者可保持关注。

6、消费(可选&必选)板块

6.1、彩生活

1)主营业务:彩生活为中国领先的物业管理公司。多年蝉联中国物业服务百强TOP10。2017年末公司合约面积(管理+咨询协议)4.36亿平米,在管面积2.94亿平米,在管社区1926个。由母集団花样年以外的第三方项目来源占比达99.1%。公司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3亿(+21%yoy),实现净利润3.2亿(+71%yoy),如果剔除期权费用的影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7%。

2)核心看点

传统物业扩张降速,增值服务显现快速增长:物业管理业务方面,尽管在管面积增速均逐年放缓。但轻资产的平台合作面积达到4.64亿平米,符合公司向轻资产扩张转型的战略思路。增值业务方面,17年收入增长76%,毛利增长57%,其中下半年增速提速,收入和毛利分别同比增长94%和80%。线上平台注册用户从6月底400万增加至1000万,活跃用户从240万增加至340万。平台化扩张的效应逐步显现。增值服务的毛利占比达到31%。增值服务中彩富人生、彩住宅、E化产品仍为主要收入贡献来源。预计18年在新产品“彩惠人生”的贡献下,增值服务毛利增长仍将保持在50%以上。

万达物业并表带动18年业绩显著提升:公司将从18年开始并表万象美物业(万达物业)。万象美17年1-10月实现净利润2.35亿,截止17年底管理面积4000多万平米。我们预计到18年底,万象美管理面积将增加到5000万平米以上,实现净利润3.5亿左右。考虑到彩生活收购万象美承担的负债以及其他资金和摊销成本,18年预计为彩生活带来1.3亿左右净利润(按并表9个月计算)。

3)盈利预测及估值

目前公司业务依然维持高速发展态势,我们维持2018-2020经调整EPS(剔除期权激励费用) 0.40/0.52/0.64元的业绩预测

6.2、碧桂园服务(6098.HK)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中高端住宅物业服务提供商,创立于1992年,长期作为碧桂园集团附属企业为其提供物管服务,2018年6月以介绍形式分拆上市。公司立足广东,2006年起进军全国住宅物业服务市场,先后于2011年、2014年开展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8年调查,公司位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第三、经营绩效第一,连续三年获选物业服务百强满意度领先企业前十名。

董事会主席杨惠妍为实际控制人,通过境外四家公司合计占比56.71%,其亦为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之女兼碧桂园集团副主席。上市首月花费3.2亿港元连续多日合计增持2800万股,截至2018年7月20日持股比例增至57.80%。

2)业绩表现

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31.22亿元,2015-2017CAGR高达36.62%,归母净利润4.02亿元。从业务类型来看,2017年公司物业管理、社区增值、非业主增值三大服务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81.5%、7.7%、10.5%,收费方式以包干制为主。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18年4月底,合同管理365.4百万平方米,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的260余个城市;收费管理131.0百万平方米,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190余个城市的510项物业。华南地区依然是业务核心区域,2017年收入占比54%,同时,公司正以华东和华北地区为重点加速全国扩张。

3)核心看点

高品质服务+强管控体系构筑核心竞争力:公司率先将“五星级酒店服务”理念引入物管行业,2016年独立第三方业主满意度测评达96.13%,拥有完善规范服务体系:以专属铂金凤凰管家为核心,协调物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截止2017年底全国共有1500名;以总部+区域+项目公司三层架构为运营基础,保障不同地区服务品质一致性,截至2017年底下设50个区域,超过650间项目公司,拥有141人组成的品控团队。

背靠碧桂园大量项目储备(大盘特色)+横向市场化拓展起步:公司承接物业项目主要由碧桂园集团开发,截至2017年底,集团已签约或摘牌的可建建筑面积约281.8百万平方米,预计可保证公司未来3-4年在管面积翻两番的确定性。公司物管项目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截至2017年底,项目平均收费管理面积为27.9万平方米,远超百强行业平均17.8万平方米。大盘物业具有规模效应并带来潜在增值服务市场。公司从2015年加速市场化扩张,第三方独立开发商占比由2015的3.1%升至2017的10.9%;非住宅物业由0.1%升至4.6%。

社区生态圈初建,新型商业模式助力业务升级:公司从2011年起提供社区增值服务;2014年提供房地产经纪服务;2017年推出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凤凰会”。向业主提供家居生活服务、房地产经纪服务和公共区域增值服务。公司现约100万户规模及大量储备合约为此类新型商业模式提供快速持续发展基础,2015-2017收入CAGR40.6%,2017毛利率达57.7%。凤凰会APP综合物业服务、社区金融理财、购房投资、友邻社交等,整合碧桂园旗下全系资源并持续向第三方商家招商,截至2018年6月,已覆盖80%以上在管住宅社区并吸引超过150万注册用户。

6.3、呷哺呷哺(0520.HK)

1)主营业务

公司1998年在北京创立,2014年上市,是华北地区休闲小火锅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2016年起升级呷哺2.0店铺,创立副牌“凑凑”进入中高端传统火锅领域,2017年进军家用调味品领域,同时开展外送及手摇茶饮业务。目前在16个省直辖市的82个城市拥有738家呷哺呷哺餐厅,人均消费48.4元;在北上深杭拥有21家凑凑餐厅,客单价100-130元。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稳定。截至2017年底,创始人及董事长贺光启通过YingQi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41.96%;美国私募基金 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Fund 战略投资于 2012年,持股比例维持在 32%,2018年初为加入港股通释放流动性部分减持,持股比例降至19.37%;高瓴资本作为上市时唯一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为5.21%。

2)业绩表现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36.64亿,近三年CAGR达22.9%,净利润4.2亿。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1)餐饮业务占比98.2%,包括标准化火锅快餐的1.0模式店铺527家及轻正餐的2.0模式店铺211家,收入占比95%,高端火锅品牌凑凑21家,收入占比3.2%;(2)调味品业务占比0.93%。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作为核心区域2017年收入占比57%,东北、河北、天津、上海分别占比9%、8%、8%及7%。

3)核心看点

成熟运营体系+规模效应支撑高效快速扩张:公司具有高度标准化商业模式,旗下餐厅均为直营,在各营运方面建立完整标准化指引,以便于保障品质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扩张;公司具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牛羊肉供应商、农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了长期直接合作关系,通过大规模直采控制成本,拥有较强议价能力及提前拿货优势。受益于规模经济及快速小火锅对人员数量的较低要求,公司销售净利率持续领先,2017年达11.5%。在成熟运营体系及规模效应支持下,公司近两年维持15%以上的门店扩张速度,门店数量远高于业内其他连锁火锅品牌(香天下约500家,海底捞约300家),拥有3个月打平、16个月左右的投资回收期。未来计划每年开设超过100家新餐厅,在高密度区域进行区域下沉,并在继续深耕华北地区的同时稳步扩展至华东、华中等地区。

品牌升级+多元模式带来新增长驱动力:公司于2016年起顺应消费者需求从快餐模式向以休闲为主导的轻正餐模式转型,进行品牌2.0升级及多元化发展。目前2.0餐厅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从品牌logo、餐厅环境、管理体系、产品食材等进行全方位升级,套餐价格从20~55元拓展至20~70元,增加了海鲜、手摇茶及自助小料台等高毛利产品,同时推出外卖业务,同店销售额增长率由2016年的3.0%升至2017年的8.5%。2016年成立的副牌凑凑采用“火锅+茶饮+茶点”混合业态,针对中高端消费人群,客单价在100-130元,非餐饮时段也能吸引客流,单店年营业额达传统呷哺门店6倍,随着运营完善及扩张加速,将成为利润增长的新驱动力。此外,公司2016年底进军中高端火锅调料市场,拥有11款产品,已覆盖华北地区主要 KA、1000余批发网点及天猫、京东等。

6.4、澳优(1717.HK)

1)主营业务

澳优是中国市场领先的婴幼儿奶粉制造企业,于2003年成立于长沙。主要从事婴幼儿奶粉及辅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能力多”牛奶粉及“佳贝艾特”羊奶粉。于2018年4月,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占股比例25.18%)。2017年,公司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43.4%,归母净利润3.08亿,同比增长44.9%。

2)核心看点

上游布局完善,受益行业整合趋势: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制已于2018年伊始生效,将加速推进行业整合趋势。截止2017年末,中国及海外分别有112家/96家工厂于CNCA注册。公司通过自建产能或M&A方式在荷兰、澳洲、新西兰及中国等地均拥有制造厂房。截止2017年末,其中共有5家工厂已在CNCA正式注册,十二个配方系列已获批准,另有四个申请过程中。2018年度内,新西兰厂房于Q1投产,而长沙“智慧工厂”将预计于Q3投产,届时公司将拥有10家工厂,大幅改善公司产能紧张之局势。此外两座新建厂房均有向CNCA注册之计划。

自有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渠道实力不断扩张:公司采取多品类多品牌策略。自有品牌配方牛奶粉主力品牌主打澳洲奶源,公司亦于近年推出海普诺凯1897(高端)、美纳多(大众品牌)等配方奶粉品牌。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佳贝艾特自2014年起连续四年位列中国进口因而有配方奶粉第一。2017年自有品牌牛奶粉/羊奶粉分别营收为15.8亿/12.8亿元,占比40.3%/32.6%。而在2018年,源于渠道实力的不断增强,主要单品(“能力多”、“佳贝艾特”)依然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于2017年,公司收购台湾权锋国际,进一步拓展于台湾地区的销售网络。

切入高速增长的营养品行业:于2016年10月,公司收购澳洲高端营养品品牌Nutrition Care。目前于中国市场已经推出养胃粉及苏芙拉两款产品,前者主要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后者主要依赖于配方奶粉渠道进行交叉销售(苏芙拉为一款婴幼儿辅食)。2017年,两款产品取得营收31.8百万元,而整体营养品业务板块营收为75.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600%。预计随着全球营养品行业的高速增长,该等业务将有望逐渐产生显著的盈利贡献。

6.5、江南布衣(3306.HK)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位于中国的领先设计师品牌时尚集团,于2016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目前旗下拥有七大品牌组合:JNBY、CROQUIS(速写)、jnby by JNBY、less、Pommede terre(蓬马)、JNBYHOME 及SAMO,涵盖女装、男装、童装和家居等领域。公司于今年6月发布第八个时尚环保品牌“REVERB”,首店预计于9月在杭州或上海开幕。

2)业绩表现

H118财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6%至16.5亿元。公司初创女装品牌JNBY仍为主要营收贡献品牌,H118财年实现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3%,占比约58%。整体毛利率从64.4%下降至62.6%,主要由于童装占比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3.12亿元。线下门店数从2017年6月30号的1591间增加至1768间,同店销售增长10.3%(16、17财年分别为8.3%,8%)。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持续高于净利润。中期派息0.2元,并承诺未来年度不低于75%的分红比例。

3)核心看点

以设计为驱动力,多品牌规模化运营:公司采用设计主导型零售模式,赋予设计师充分创作自由,并持续进行国际设计师孵化。其设计及研发团队由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李琳女士领导,李女士行业经验丰富。2017年设计师品牌零售市场,公司市占率位居第一,达到9.4%。鉴于设计师品牌在服装细分市场的领先增速,公司品牌将继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

同时,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并不断孵化新品牌覆盖细分目标市场,并平衡时尚趋势变化对销量带来的风险。公司于94年创立JNBY,05年创立速写,11年创立less、jnby byJNBY、16年创立蓬马和JNBYHOME、18年创立SAMO和REVERB。主品牌以外的副品牌已经成为公司增长强劲动力,H118财年占比达到约41%。

以粉丝为核心的全渠道模式:公司通过粉丝策略拉动产品消费,2017年底会员数量达到240万,较6月底增长约20%,线上会员占比79%。H118财年会员消费占比达到67.4%,同比提升3.8ppt。其中年消费超过5000元的14万活跃会员消费占比达到40%。

与此同时,公司以线下实体店为主提升消费体验,以线上电商及社交媒体为辅。目前线下门店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并布局全球,在一二三线城市均有渗透。公司18财年将继续发展线下门店,并通过店面扩大面积改善带来店效提升。同时,库存方面实现全渠道打通,线上电商同布售新、同款同价、利益共享,电商占比增加将对毛利率产生进一步提升。

6.6、好孩子国际(1086.HK)

1)主营业务

好孩子国际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国际儿童耐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婴儿推车,儿童汽车安全座,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婴儿床和其他儿童耐用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和销售。公司以童车制造起家,九十年代起为海外品牌进行代工,于2010年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2014年,以收购德国高端品牌Cybex和美国大众品牌Evenflo为标志,公司从OEM制造商转型为品牌公司。2017年末,公司以3.6亿美元对价收购好孩子中国旗下的母婴护理用品及服装品牌Oasis Dragon,将中国的零售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整合其自有品牌[Family by GB]及[gb],利用其线上及线下零售网络,将公司从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及销售儿童耐用品业务拓展为全品类业务,实现产品开发+制造+分销/零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2)业绩表现

公司专注于自有品牌[Cybex]、[gb]、[Evenflo]的业务,同时亦向蓝筹客户提供产品开发及制造服务。截至2017年底,公司收益实现14.5%的同比增长至7142.6百万港元,其中自有品牌增长20.5%至6039.5百万港元,占比提升4.3ppt至84.6%;蓝筹业务同比跌幅达10.1%至1103.1百万港元,占比进一步缩减至15.4%。公司的自有品牌及零售商品牌业务渗透全球主要市场,2017年度欧非中东、美洲、亚太地区分别录得38.2%,1.4%及27.1%的同比增长,分别占总营收26.7%,26.7%及31.2%。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大幅增加45.4%,占比达到23.5%。

3)核心看点

自有品牌矩阵构建强大品牌力:公司至今拥有四大战略品牌+四大策略品牌,产品类型囊括婴儿车及安全座椅主要品类,定位涵盖中低端大众市场至高端轻奢市场,形成业务互补。与此同时,公司在全球品牌整合及梳理方面较为成功,在收购后1年内将Evenflo业务扭亏为盈,并成为收入主要贡献部门。公司在全球拥有7家研发中心,500多名专业人员,为持续拓宽产品线、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动力,其自创品牌[gb好孩子]目前已推出gbPlatinum及Gold高端线。

多元市场交叉销售,全球协同效应显现:公司的三大核心品牌完成渠道梳理,深耕各自主要市场,同时借助彼此渠道进行交叉销售,快速进入空白市场。自16年起,Cybex借助gb中国渠道打开国内市场,2017年品牌实现销售增幅39.5%;同年,gb亦在欧洲市场推出Platinum及gold产品线,持续带动销量增加,2017年同比提升27.4%。

收购零售业务实现品类拓展,垂直整合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公司于2017年底收购好孩子中国零售业务,将产品类型从耐用品拓展至非耐用品类包括母婴护理用品;其拥有及经营的977间线下自营店铺和自有网上平台[haohaizi.com]将极大拓宽公司的零售渠道,助力公司中国业务从分销模式到零售模式的转型。在提升定价权同时,也可以实时掌握终端消费者信息,财务上提振整体板块毛利率。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