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如果你的人生还缺一个大目标,那么你确实应该想一想,连特斯拉都快赚钱了,你应该干点啥了。特斯拉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收市后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Q2总营收为40.0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7.90

如果你的人生还缺一个大目标,那么你确实应该想一想,连特斯拉都快赚钱了,你应该干点啥了。

特斯拉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收市后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Q2总营收为40.0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7.90亿美元增长43%。归属于特斯拉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3.36亿美元扩大113%,创下特斯拉史上最大单季亏损。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纵观特斯拉近两年财报,总离不开“产能瓶颈”、“烧钱”、“亏损”甚至还有“CEO失控”这样的负面词,这一次,我们的钢铁侠又喊口号了:我们相信从第三季度起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盈利。

在汽车销售收入方面,特斯拉因为 Model 3 正式量产供货,第二财季创造了 33.57 亿美元的营收,相较前季的 27.35 亿美元增加了 23%,与去年同期比较之下,则是增长了47%。据特斯拉预计,第三季度Model 3的利润率将达到15%,并在第四季度增至大约20%。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另外在产品出货方面,特斯拉宣布其第二财季总共生产了 53339 辆汽车,其中交付 Model S 和 X 总共交车 22319 辆,而最受关注的 Model 3 则是交车 18449 辆。而根据特斯拉的数据,Model 3 已经成为美国市场中等豪华车型中最畅销的产品,超越其他所有汽车厂牌的总和。而其实相当有趣的一点是,美国车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将兴趣转向 SUV 车型,如福特就决定要取消美国四门轿车的销售,但特斯拉似乎没有受到该潮流的影响,毕竟以 Model 3 的低价和高性能诉求,使其在美国市场仍具备极高的性价比。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成立 15 年以来,特斯拉就像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从它身上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偏好者与看空者截然不同的态度。乐观者认为其股价可以很轻松地突破 500 美元,甚至马斯克曾经许诺的 6500 亿美元的惊天市值也并非不可能,而支撑他们观点的则是自上市以来特斯拉涨幅超过 1000% 的股价,及其已经超过克莱斯勒、日产、福特等等传统汽车豪门的市值。狂热分子甚至将特斯拉比作美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救命稻草”,认为中国在占据全球新能源车半壁江山的优势地位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老牌汽车三巨头不作为,特斯拉的出现简直就是先驱。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但同样的,对特斯拉极度不看好甚至嗤之以鼻的也大有人在。而他们的理由也十分简单,那就是这家车企长期的亏损状况和惨淡的交货量。以去年为例,特斯拉的市值超过福特,但营收仅为后者 1570 亿美元的约 8%,可谓小巫见大巫。甚至美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 AutoNation 的 CEO Mike Jackson 认为,特斯拉的"无法解释的"估值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之一"。至于“电动车时代里的网络泡沫”和“邪门股票”之类不怀好意的指责就更是层出不穷了。

虽然第二季度完成了一份还算合格的“交货单”,但其中背后还有诸多问题等待着马斯克去解决。除了压榨工人以加班加点的满足产量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之外,诸如生产环境简陋、交通事故频发、高管接连离职和拿取供应商回扣等“丑闻”也是一直困扰着这家“钢铁侠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针对特斯拉建仓的卖空头寸现在已经达到 3500 万股,占特斯拉公开发行股票的 28%,成为美国被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相较之下,针对福特和通用的空头头寸仅占公开发行股份的 2.6% 和 1.7%。而反映 2008 年次贷危机的电影《大空头》中的原型人物 Steve Eisman 就在做空行列之中。

根据刚刚发布的财报,截止 2018 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仅剩 22 亿美元现金,而特斯拉的总负债超过 220 亿美元。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图片来源:特斯拉 2018 年第二季度资产负债表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此前特斯拉管理层曾预测,由于今年下半年Model 3的交付量会进一步提升,所以公司今年不需要融资。马斯克也曾公开表示特斯拉将在今年三四季度盈利并产生正现金流。但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正筹划投资50亿美元在上海建厂。对于目前的特斯拉来讲,似乎需要在华融资。

e投睿eToro:特斯拉的赔钱生意,能扭亏为盈吗?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至2018年8月2日

而据本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预计2018下半年实现持续盈利和现金流转正。能否实现此目标,还得看特斯拉接下来的产能水平。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