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季度央行调查问卷点评:生产向好减速,消费被买房挤出

6月15日,央行发布2018年二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和信心指数依然较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0.1,比上季提高1.2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作者:中银宏观朱启兵

6月15日,央行发布2018年二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

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和信心指数依然较强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0.1,比上季提高1.2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22.5%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74.8%认为“正常”,2.7%认为“偏热”。银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2.2,比上季降低1.1 个百分点。其中,81.0%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比上季提高0.3 个百分点;17.4%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比上季提高0.9 个百分点。

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81.2,比上季降低0.7 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8,比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4 个百分点,为2011年一季度以来最高值。

二季度银行家和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热度的感受继续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减小,对未来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处在高位,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信用偏紧等内外经济扰动因素存在,未来经济复苏的走势存在一定疑虑。

image.png

资金紧张反映在企业家调查问卷中

二季度经营景气指数为58.5,比上季下降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28.5%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企业经营状况“较好”,59.9%认为“一般”,11.6%认为“较差”。继一季度经营景气指数回落之后,二季度继续小幅回落,但相较去年同期仍保持了较高水平,从结构来看,认为“较差”的比例较一季度下降了0.1个百分点,显示出经营景气结构整体仍较好。盈利指数为59.7,比上季提高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40.1%的企业家认为比上季“增盈或减亏”,39.2%认为“盈亏不变”,20.7%认为“增亏或减盈”。企业盈利仍持续向好,主要受益于PPI同比增速仍持续超预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销货款回笼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都有所下降,虽然仍好于去年同期,但紧信用的货币政策已经反映在实体经济当中。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7,比上季下降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36%的企业家认为本季销货款回笼状况“良好”,53.4%认为“一般”,10.6%认为“困难”。资金周转指数为57.8,比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32.5%的企业家认为本季资金周转状况“良好”,50.6%认为“一般”,16.9%认为“困难”。

image.png

订单指数较一季度明显大幅回升,且强于去年同期。出口订单指数为50.8,比上季提高5.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4 个百分点,其中,20.4%的企业家认为出口订单比上季“增加”,60.8%认为“持平”,18.8%认为“减少”;国内订单指数为52.7,比上季提高5.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21.9%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国内订单比上季“增加”,61.8%认为“持平”,16.4%认为“减少”。

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为52.1,比上季下降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16.9%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季“上升”,70.4%认为“持平”,12.7%认为“下降”;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为64.8,比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9 个百分点,其中,34.4%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上升”,60.8%认为“持平”,4.9%认为“下降”。调查问卷显示今年二季度产品价格虽较一季度环比有所下滑,但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上涨,与PPI走势较一致。

image.png

从二季度调查问卷反映出的情况来看,企业经营整体依然向好,主要表现在盈利和产品价格同比都较好,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处于高位,但不利的因素在于,企业反映出资金链整体较一季度更加紧张,反映在销货款回笼和资金周转方面。我们认为工业复苏的内生动力较强,但从国内的影响因素来看,资金紧张可能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的不利因素,同时随着PPI同比增速下滑,企业盈利增速或也将出现下滑趋势。

货币政策大方向难改,存在结构调整空间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6.7,比上季降低4.2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0.3,比上季降低1.1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0.7,比上季降低3.6 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8.0、60.6和64.5,比上季分别降低3.1、2.1 和1.8 个百分点。二季度贷款需求下降,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与国有企业去杠杆、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监察趋严等政策相关。

银行贷款审批指数为44,较上期下降0.6。贷款审批指数继续维持在50以下且持续小幅下行,显示银行贷款审批边际上继续变紧的趋势未变。在需求指数下行的情况下,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审批指数之间的差额在二季度继续下行,显示出信贷整体偏紧。从新增社融来看5月社融明显低于预期,已经反映出金融严监管系列政策下,表外资金回流表内给实体经济造成一定融资压力。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40.6,比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9 和4.0 个百分点。其中,有76.1%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比上季提高2.9 个百分点;21.3%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偏紧”,比上季下降2.4 个百分点。对下季度,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为41.9%,高于本季1.3 个百分点。由于一季度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下降较快,反映出一季度资金需求较旺盛,相应的二季度感受指数维持在中性偏紧的水平上,这与紧信用的货币政策是一致的。

image.png

央行“紧信用+严监管”给实体经济造成一定融资压力。二季度调查问卷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滑,但与此同时依然感受到了融资压力。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央行金融防风险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在于紧信用方面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严监管方面推动表外融资回归表内,从金融数据上看,体现在新增社融结构中新增信贷的占比持续走高,同时M2同比增速在较低水平并在中期有继续下行的趋势。我们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货币超发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现有组合,虽然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和变化,不排除政策在结构性上有所微调,但整体上为了解决防风险的问题,“紧信用+严监管”的措施不变。

居民收入信心下降,投资意愿明显下降

二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53.2,比上季下降2.1 个百分点。其中,88.6%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或“基本不变”,比上季下降0.6 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53.5,比上季回落0.7 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感受指数和信心指数环比下降,戳中了市场的关注点。由于5月社零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8.5%,远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二季度调查问卷显示居民收入信心指数回落,可能导致市场预期下半年居民消费同比增速维持在偏低水平。

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7%,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3.5%,比上季上升1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1.7%,比上季回落1 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8.7%、21.9%和18.4%。

image.png

未来3 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按照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32.2%)、教育(27.3%)、医疗保健 (23.9%)、购房(23%)、大额商品(21.1%)、社交文化和娱乐(16.9%)、保险(14.5%)。从比例变动幅度来看,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消费需求仍在持续上升,但大额商品消费需求有所下降,需要关注的是,购房需求仍较一季度调查问卷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预期房价上涨的居民比例大幅上升,通胀预期也有所升温。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61,比上季上升1.4 个百分点。其中,27.7%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53.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8.1%的居民预期“下降”,10.5%的居民“看不准”。对下季房价,36.5%的居民预期“上涨”,44.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8.5%的居民预期“下降”,10.3%的居民“看不准”。

image.png

调查问卷显示居民预期未来房价和物价都将有所上升,但收入的感受和信心明显下降,因此在消费和支出中,压缩投资比例的居民明显增多,在消费方面也更倾向于旅游等服务业,买房需求也消费上升,但大额商品的消费需求则被压缩。

生产向好减速,消费被买房挤出

二季度央行调查问卷反映出经济当下的矛盾。从企业端来看,生产依然向好,但改善的速度有所下降,好的一面表现在盈利较好和订单较好,但不利的因素也开始体现在资金周转和销货回款指数下行,另外价格虽然较去年同期明显保持较高水平,但较一季度已经下行。从银行端来看,“紧信用+严监管”组合依然在影响银行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另外实体经济贷款需求有所下降,其中非制造业贷款需求下降更多。从居民端来看,旅游等服务业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但大额消费需求开始下降,更重要的问题存在于收入感受和收入信心都出现下行,同时居民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大幅提高,买房需求也小幅上升。

我们依然维持经济处于复苏趋势的判断,认为工业温和复苏仍在。但下半年需要警惕两个经济数据的冲击,一是以社融为代表的金融数据,5月已经出现新增信贷符合预期但新增社融大幅下降的情况,二是社零同比增速反映出来的消费同比增速下滑的趋势。我们认为金融防风险的目标不变,预计货币政策难有大幅度调整,实体经济货币环境预计仍偏紧,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减税是更值得期待的经济刺激政策。同时下半年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政策可能更多,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政策、房价波动、房地产投资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前景预期的影响。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国内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

来源:朱启兵宏观研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