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直击】和美医疗(1509.HK):进军IVF领域,业绩或将迎来复苏

2018年3月21日,和美医疗(1509.HK)发布2017财年业绩会,公司董事会主席林玉明先生、副总裁兼联席公司秘书陈伟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任金辉先生、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心副总监朱正旺先生出席会议。2017财年,公司录得营收9

2018年3月21日,和美医疗(1509.HK)发布2017财年业绩会,公司董事会主席林玉明先生、副总裁兼联席公司秘书陈伟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任金辉先生、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心副总监朱正旺先生出席会议。2.jpg

2017财年,公司录得营收9.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毛利率为46.3%,较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为2739.4万元,同比下降71.4%;基本EPS为3.61分,不派息。

3.png

公司的医院服务分部收益达到8.87亿元,同比增长6.5%,占集团总收益的96.1%,其中产科收入为3.72亿元,占医院服务收益比重为41.9%,妇科收入为3.18亿元,占医院服务收益比重为 35.8%,儿科收入为4296万元,占医院服务收益比重为4.8%。

4.png

截至2017年底,该集团在9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3家私立妇产专科医院,运营床位数742张,较2016年底增加151张。期内,公司新生儿数量为1.05万人,同比增长5.9%。公司所属医院全年共提供门诊服务 62.55万人次,同比增长6.8%;提供住院服务2.56万人次,同比增长9.4%;每次诊疗平均收费为人民币1363.7元,较同期基本持平。

5.png

以下为格隆汇整理的业绩会问答内容:

Q1、魏则西事件以后,公司的医院也在慢慢的恢复当中,2017年下半年,至少前五大医院,有四个医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北京的医院收入是有所下降的,对于北京地区的竞争,在2018年有什么调整?不管在定价还是市场地位上,是否有新的措施应对外部的竞争?2018年的预期如何?

A1、北京医院下降的原因,有年度的波动,也有竞争的原因。医疗行业,这两年大家都很看好,所以进来的资本会比较多,但是可以具体看下,真正能够做好的,是有一定医疗资源,有一定运营管理经验的医疗机构。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PE机构都进入这个行业,都看好这个行业,而这不一定是坏事,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行业,需要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参与者来做消费者教育。所以这个竞争要一分为二来看,并不是一个成熟产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两败俱伤,而是一个有潜力有前途的,参与者加入,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和美有将近20年的医疗运营管理经验,有几百位专家团队,是其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他们可以通过短期的价格战来进行短期的竞争,但是相信和美可以走的更远更好。

具体策略,还是会坚持第一品质,把品质和医疗服务摆在重要地位,会继续引入专家,提高服务,比如上百位三甲医院的专家,比如运营在线,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和推广,北京的营销广告费用是很低的,公司不依赖于营销,依赖于口碑,依赖于专家实力,依赖于服务,这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最有可持续发展的。定价方面会有稳步提升,每年原则上至少有一次提价。营销方面,会继续传统营销服务,注重线下的体验。

整体老医院的预期,今年整体都会比去年有个大的增长,主要原因,一个是转型正在陆续完成,产科业务不断突出,增值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突出,过往存在的很多不利因素正在消除,今年应该会有个较大的增长,希望是两位数的增长。

Q2、IVF方面?市场上,比如和睦家等拿到了相关的牌照,IVF上下一步具体的思路,措施的落实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A2、有两个在申请牌照,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公司设立海外医疗平台,也是为在海外并购,做提前的布局。在国内也会以更快的速度在审批并购,在海外也会考虑项目,产业链的布局,需要时间,已经取得实际性的进展。

公司优势在于,公司全国有20家医院,有很多不孕不育科室的病人,不孕不育的就诊量超过6万人,这个潜力是巨大的。公司现在国内国外联动,国内新建的两家医院,都是按照三级标准申请IVF牌照,但申请有个过程,公司正在加紧的推进。同时公司也开设了海外转诊平台,现在下属医院,每月的转诊量20~30个,一年就是200~300单。国外如果自己收购一个,自建一个IVF中心,就不会亏损,会直接开始盈利,这一块是公司接下来要重点突破的。依托国外的专家优势,美国、泰国都在谈。

Q3、净利润下降比较明显,刚刚也提到是毛利和新增医院导致,预计恢复的时间?指引大概是多少?

A3、今年一定会有较大的恢复,但具体10%,还是20%,无法给承诺,但公司还是有信心的。第一,下属医院结构在调整,不仅有传统的医疗结构,还有新增的增值业务,都在增长。另外,新医院的开始,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的定位都是符合未来发展战略和趋势的,所以老医院和整个集团都会有较大的恢复。

Q4、魏泽西事件后,社会办医开始紧缩,央企、国企明确要求旗下的医院进行脱离,那大环境对公司未来的扩张是否有什么风险?

A4、国家对医疗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出台,尤其是要求央企的企业医院,以及武警部队的医院要脱离社会化的合作,但这对公司来说是个利好。有些企业医院被名企承包科室的方式,现在清理出去,回归本质工作,也是魏则西事件的后续反应,是好事。公司不存在承包科室的合作,整个市场调整后会净化,公司的竞争实力会有大的突显,所以是个利好。

Q5、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控费,这些对公司的影响的比较小,但现在国家开始按病种收费,这样对接下来的业绩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A5、按病种收费,对公司也是利好。这是国际上成熟的模式,经过了多年的验证,能有效的提高效率和服务,整个市场会趋于市场化。作为民营医疗机构,希望有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公司的业务定价是自主定价,不受按病种收费的影响,自主定价权就是公司的优势。

Q6、很多地方,医师在多点执业时会遭遇到原执业地的阻碍,公司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A6、医疗行业是有门槛的,但在短时间内,很难在软件上,专家上达到这样的标准。公司有近20年的品牌影响力,口碑都是积累下来。平台上,护理团队,尖端的医疗设备,都是配套的,这是首要考虑因素,公司既能提供市场化的薪酬机制又能提供专业的护理团队、最先进的设备,又有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这都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另外,公司也注重自主培养,比如北京就好有几位中青年专家在和美的医院获得更高的职称评级,这不是一般新建医院短期内具备的,这是和美自己培养的专家,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去年的行政费用比较高,为未来要开发的新的医院做储备。

Q7、长远来看,产科会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A7、从战略发展方向来看,产科比例还会持续不断的提升,当前的比重已超过传统妇科的比重,随着高端产科为主打的新医院开业,预计产科占比会提升超过50%,老医院也在向高附加值的产科转型。

Q8、今年的M&A策略?并购投入资金会有什么变化?

A8、并购地理位置还是以一、二线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为主,主要是考虑标的的质量、品牌等。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开业的医院将近20家,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IPO募集的资金,到2017年年底还有5个亿的剩余,用于并购的资金还剩2.264亿,除了IPO募集的资金外,公司也会产生自由资金,所以并购的资金是充裕的。

Q9、泰康作为二股东,未来有哪些合作的空间?

A9、泰康这个平台是保险下面专门负责医疗、养老大健康产业经营和投资。2016年投资和美,到目前持有26%左右的股权。中国的寿险、健康险还有很大的空间,提前布局线下机构,推动大陆健康险市场是利好,所以先选择投资和美。和美定位在中、高端客群,与泰康的定位也是契合的。

业务协同方面,泰康也寻求保险客户、产品、渠道,和美基本在一线、二线城市,年收入在20~30万的家庭,这与泰康也是有契合的,在客户群体上也在尝试,如何将和美的客户群体导入到泰康中,未来也想在和美的客户群体中开发,但不是免费开发,也在与上市公司讨论如何在开发新的客户上,给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渠道方面,泰康在保险上有丰富的渠道资源,在银行、保险、互联网都有,在渠道的优势上,也在考虑如何帮助上市公司,降低营销费用。更重要的是,产品上之前开发销售的医疗费用的健康险,还有重疾险的产品,初步谈妥,把和美有保障的医院,纳入泰康可以支付或理赔的医疗实体里面来。未来在产科、妇科、儿科、IVF领域,多寻求与保险的合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