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后,再无传奇

他是华人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商业大才和传奇,他向世人证明了传承千年的最传统的中华商业文化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他的智慧与能力,足以治理一个大国,而不只是长和帝国。

编者按:316日,年近90的超人李嘉诚宣布退休。他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从此进入李泽钜时代。未来除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超人将同时披上新的战衣,投入基金会的工作,尤其是医疗和教育。从白手起家到华人首富,一篇简短的文章,很难道尽超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但是,足以让凡如蝼蚁的我们思考很多,很多。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华夏文明,走过了一段坎坷委屈的历程。1949年以后,文明被割裂成多元的,散落在东方和南方。文明的重建或以试验,或以光复,或以中西混合的形式展开。

这些展开的内容以千万人的生命历程、数代人的时间跨度为代价,论证着中华文明在现代的诸多可能的命运,为古老文明的现代新生和伟大复兴作出了预演。大陆在几经曲折的试验之后重获人的自尊,台湾则在政治文化的演进中走出自己的路。

而冲突最为激烈的是香港。

语言、种族、肤色、习俗……五方杂处。被判定精神殖民化的文化沙漠,香江文明在西人及其文化的相处、碰撞、贴面肉搏之中,居然生出了真正经受得起考验的健旺壮盛的种子。“星期一到星期七,多劳多得”就是揉在香港精神里的华夏文明的高度浓缩。image.png

(香港街道)

包玉刚、郑裕彤、李兆基、郭得胜、霍英东这批商业巨人,就是在这样的搏杀精神的香港拔起的。

其中还有一个李嘉诚。

李嘉诚之于他们而言,同又不同。他浓缩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上百年几代人的历史,从一穷二白到跨界巨人,进化的跨度之大,实属罕见。

这就是李嘉诚,这就是李嘉诚的时代。

(一)茶楼跑堂

说起李嘉诚的出身,不得不提到他的家乡,潮州。

潮州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北靠南岭、南面大海,地少人多,严酷的自然环境使潮州人自古就养成重视经济发展、讲求实惠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在潮州文化中根深蒂固。

1928年,李嘉诚在潮州出生。李氏家族是地方的书香世家,其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父亲李云经则是小学校长。李嘉诚幼时,受到地方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3岁就开始读唐诗,小学毕业就能读《红搂梦》、《资治通鉴》。

但是他的童年并非天真烂漫。祖父的去世令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差。迫于生活,父亲李云经曾几次放下教鞭,到南洋下海经商,最后都只落得个悻悻返乡的下场。艰难的生活重担同样压在李嘉诚的肩上。放学之后,他便跑到码头边捡煤屑。父亲病了也没钱去医院,还要坚持工作。幼时的李嘉诚,曾经看到过父亲一边批改学生作业,一边大口吐血的场景。

对人世的过早洞察,是李嘉诚日后轨迹的伏笔。早熟的生命总是蕴含着对公正、平等的深深怀疑,残酷的生存环境往往会导致偏狭报复的心态。但是儿时的家庭教育和对家庭的责任担当,使得李嘉诚能够避开早熟的人生虚无的一面,对人情世故有着着实的把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39年波及潮州,父亲带着全家辗转流浪汕头、惠阳、广州,露宿车站,靠叫卖香烟糖果挣钱。彼时的香港是英国直接管辖的殖民地。远离困扰着大陆的国家巨变,香港成为躲避战乱的落脚地最优选。image.png

1943年,不到40岁的李云经积劳成疾、病逝客乡。临终前,父亲把家庭的重担托付给长子李嘉诚,殷切嘱咐“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失意勿灰心,得意莫忘形”。至此,李嘉诚的学生生涯结束。

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计难以为继。李母设法批发塑料花去贩卖,每天能赚几角钱,根本无法养活一个五口之家。生活的重负完全压在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身上。一家茶楼的老板眼瞧着可怜,收容了李嘉诚在茶馆当烫茶的跑堂。

南方人起早贪黑,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一个未成年来说,太煎熬。有一次因为太疲惫,不小心把一壶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本以为要挨巴掌,结果客人却为他开脱。

那件过往令李嘉诚如今还记忆深刻,谁让他自己做事不谨慎?

茶楼是一个聚集三教九流的所在,各色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消息在所见的空间内流窜。长期浸泡其中,能练就断事识人的本事。有人遇苦能吃苦,就有人遇苦既能吃苦,又会吃苦。李嘉诚就是那样一个能吃苦,又会吃苦的人。茶楼跑堂的日子使他练就一种眼光。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性格如何,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怎么样,他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二)推销员

来往茶楼的客人里,最让李嘉诚羡慕的是实业家。17岁那年,李嘉诚辞掉了跑堂的工作,到塑胶厂当起了推销员。

上世纪40年代的香港,制造业才刚刚起步。从1934年香港加入英联邦特惠税协定开始,到1940年,香港共有工厂800多家,雇用工人30,000多名,主要分布在造船、棉纺、胶鞋、电筒、罐头食品等行业。入厂当学徒的工人,当时的月薪为港币60到80元,而推销员却是其三倍之多。

推销员,被誉为“进阶富豪的必经之路”,也是天底下最复杂的职业。一个成功的销售员,

要能跑能说能揣摩。少年时跑堂的经历锻炼了李嘉诚的心智和体魄,即使连续12个小时不落座也不会腰酸腿痛。为了节省路费,李嘉诚外出联系业务也靠双腿,从不乘车。和一般销售不同,李嘉诚不靠死皮赖脸软磨硬泡,而是想办法让客人自愿从腰包里掏钱。

有一次李嘉诚在一家办公室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就对办公室的人说他们的洒水器出了点问题,想借人家的水管试一下,随即就在办公室表演起洒水来,引起了在场的人的兴趣,一次就卖掉了十几个。

李嘉诚非常注意市场和消费者使用这类商品的情况。他把香港划分成很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记下来,以后就知道什么样的商品到什么区域去推销。

由于洞察人心,熟知行情又推销有术,短短几年时间他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做塑胶厂的业务经理,在精进了业务技能同时又趁机熟悉了塑胶行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吃透了这一方风云的他,毅然辞掉了经理的职位,用仅仅7000港币的积蓄,再向朋友七凑八凑来五万,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塑料工厂。彼时的李嘉诚,不过21岁。

从1946年到1950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大陆流入香港的资金超过5亿美元。在1949年首季申请登记设厂的工厂有大约6成是从大陆迁至香港,包括纺织、火柴、橡胶、五金、化工等工厂。1949年至1950年间,由东南亚等地流入香港的资金有10亿港元之多,加上1950年朝鲜战争对香港转口贸易的打击,香港开始从转口港时期向工业化时期过渡。

(三)“塑料花大王”

长江塑料厂是一间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的小厂房,只有一台转手来的压塑机。

有人开玩笑说,这家工厂除了招牌是新的,其他的全是旧的。李嘉诚却毫不介怀:如果你不广泛吸纳小支流,哪里来的江河?一个干实业的人,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怎么能成?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日夜担心自己的一手创办的公司会垮,所以凡事都亲力亲为。李嘉诚也不例外。建厂初期,从采购、设计、生产、推销,李嘉诚都亲自过问。白天出门联系业务,夜间回厂搞设计,每天工作16小时。

也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李嘉诚希望尽快扩大再生产。由于扩张的渴望过于急切,却忽视自己后备资金不足的情况,而且工厂设备简陋,深陷资金周转不灵的泥沼中。承接的订单太多,工厂人手不足,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公司一时陷入低潮。

然而就在50年代那段沉浮岁月中的某天,李嘉诚随手翻阅一本英文版的《塑胶》杂志,其中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杂志刊登了一则有关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帮助工厂度过难关的可持续发展商机,即刻他便启程前往欧美市场做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苏联人扫墓喜用塑胶花,北欧人喜欢用塑胶花装饰,美洲人连汽车内和工作地方也会用塑料花装饰。欧美市场兴起的塑料花热极有可能波及香港。

这让李嘉诚回想起,在推销自家产品时,香港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售卖塑料花。他知道香港人喜欢摆设,而且生产塑料花的技术要求不高。

出于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迅捷反应,从欧洲回来时,李嘉诚已经争取到一大批海外订单,必需的设备也已经在运送途中。1958年,李嘉诚义无反顾转产塑料花,当年的营业额高达1000万港币。image.png

50年代,长江塑料厂生产的塑料花远销欧美。

彼时的香港,享受着迅速的攀升人口红利,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劳动大军。

与此同时,李嘉诚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工厂,大量内销和外销令工厂的年利润猛升到千万港币。香港商场的“长江”塑料花争奇斗艳。

由于塑料花畅销的大好,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涌入市场。1972年,塑胶及玩具行业挤进了3,359家公司。

(四)“地产大王”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香港,制造业发展遇到了些麻烦。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美国、西欧对香港制造的成衣、纺织品等施加限制;由于工资节节上升和通货膨胀,香港在亚洲四小龙中失去持续发展密集型经济的优势。

香港的制造业开始发生转型,传统的纺织、成衣、电子、钟表、玩具等一般性加工和低档次的产品生产北移至珠江三角洲一带,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塑料厂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链,自然受到重大的牵连。

在塑料产业初现衰退迹象,可厂家还拼命挤进的时候,李嘉诚却当机立断,以300万港元卖掉塑料厂,进军房地产。

为什么是房地产?

除去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因人口急剧增长所产生的巨大住房需求拉动了上涨的房价外,60年代是香港“居建扩大时期”。中小型规模的房地产商在外资的带动下,纷纷集资改建,翻新旧楼。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房地产业全面发展,政府公屋建造于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李嘉诚在此时进军房地产,还有两个历史契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香港人心惶惶,很多富商纷纷廉价抛售产业,逃离香港。1964年,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挤提风潮,1967年又出现“九龙暴动”事件,使得香港的房地产价格一跌再跌。再加上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还未发出声明,在外商眼里香港的政治前途不明朗,只能作短线投资,因而外资介入香港地产市场的规模不大。

李嘉诚却认为,动乱是暂时的,房价早晚会回升。于是他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动用所有的资金来大量收购房地产。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李嘉诚从中获得200%的高利润。1971年,李嘉诚创办长江地产有限公司,72年更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挂牌上市。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高达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

(五)凌驾英资

和记黄埔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记洋行,一部分是黄埔船坞。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到二战之后几经重组落入当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祈德尊家族之手。黄埔船坞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到20世纪初已经颇具规模,拥有维修和建造万吨巨轮的能力,已然是香港三大船坞之一。在香港70年代初,祈德尊家族控制的和记洋行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控制了黄埔和其他300家公司,而且打算筹集资金发展地产,然而过度的扩张使得它债台高筑,逐年亏损。1975 年8月,为了充实资本,和记洋行以三分之一股权的代价获得汇丰1.5亿港元的注资。汇丰于1977年将其改组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李嘉诚收购战役的序幕也自此拉开。

尽管汇丰物色了卫理来打理这家巨型上市公司,但是集团亏空太大,短时间内很难有起色。这一切都被李嘉诚看在眼里,此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收购的计划,大鱼吃小鱼的历史即将在李嘉诚手中被颠覆。

令人惊讶的是李并未立马收购和记黄埔,而却着手收购起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港九龙仓。

控股九龙仓的怡和这时坐不住了,当时怡和大班纽壁坚马上作出了反收购的反应。但是以怡和的流动资金也未必能购得足够的股票以保证绝对的控股地位,于是找了香港第一财团汇丰来帮忙,汇丰大班沈弼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亲自出马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希望他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卖个面子。此时的李嘉诚却秘密会见香港船王包玉刚,他深知一代船王对货运港的渴望,提出了一个一石三鸟的交易,李嘉诚将九龙仓股票转给包玉刚,而包玉刚则将和记黄埔的1000万股股票给了李嘉诚,并帮助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到这时李嘉诚才露出了真正的目的,而此时他的收购等于成功了一半。image.png

(九龙仓)

接下来,李嘉诚以虚打实,放弃收购九龙仓,给了汇丰面子,汇丰自然会回报一份人情,与此同时船王包玉刚也正凭借其与汇丰深厚的关系在其中斡旋,李嘉诚仅以 7.1元每股就获得汇丰手中9000万股和记黄埔的股票,是当时市价的一半!而且汇丰还同意李嘉诚只要先付20%的定金,相当于用2400万美金作定金购得十多亿美金的资产。这样一来,加上从船王包玉刚那里购得的股票,李嘉诚共持有和记黄埔39.6%的股权,从而达到了成功控股的目的。李嘉诚旗下的长实资产仅6.93亿,却控制了62亿港元的和记黄埔,成为香港第一个控得洋行的华人。

(六)东退西进 超人的转身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开始崛起。

那一年的金秋时节,李嘉诚作为港澳国庆观礼团成员,身着中山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典礼。

但是,从登上天安门城楼的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间的10多个年头,李嘉诚在内地大笔捐赠公益事业,却甚少展开规模投资。李嘉诚的投资重点,一直坚持“以香港为主”的方针。image.png

(邓小平和李嘉诚)

直到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的发表,让李嘉诚看好改革开放的前景,于是他积极部署内地业务,计划加速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其中一个受瞩目的项目便是在1991年4月落成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中国机电轻纺投资公司和李嘉诚的长实、和黄、加怡三家集团公司联合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为2亿港元,其中李氏财团占50%,这是李嘉诚首次到深圳投资。

多年以来,李嘉诚为了避嫌一直不肯在潮汕地区做任何投资,直到1992年。李嘉诚有感汕头对住房需求很大,于是与当地政府达成意向合作发展5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计划,这就是“汕头第一城”。

为作百年计,李嘉诚决定将项目的本利润全部归入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他下属集团在潮汕地区的投资项目,包括高速公路、货柜码头、海湾大桥、安居工程、电厂等等,金额大到可以亿计。

除了潮汕地区,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金额高达500亿港元,投资项目囊括了工业、地产、交通、金融、能源、通讯、港口以及高科技等诸多方面。

可是,从2013年陆续出售广州、上海陆家嘴等物业开始,李嘉诚就不断陷入撤资风波,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迁册重组,更是将这波质疑推到新的高潮。

有人从政商关系层面看,认为是因为李嘉诚当年支持的唐英年并未如期当选为特首,一叶知秋。面对质疑,李嘉诚表示坚决相信中央,相信中央对改革开放的决心。

正如洛克菲勒所言,“建立在生意之上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之上的生意来得好。”以超越商人的标准衡量他,也许不尽合理。对于撤资,或许不必过度解读。

也有人从衣钵传承角度猜测,李嘉诚深知中国大陆和香港作为他的发迹之地,他的接班人如果继续在房地产市场上耕作,将绝难突破自己的成就,于是在李嘉诚的支持下,李泽钜转而向全球开疆辟土,将“长和系”业务涉足全球四大洲,涵盖能源、公路、水务、环保等诸多领域。

经过这样一次果决的腾挪,未来,哪怕再大的风雨,就真的都与“长和系”无关了。长和系将成为确定无疑的百年产业。

东退西进,颇类似李嘉诚过往的诸多大动作,最开始极少有人能看懂,但越到后来,你就越佩服他的超前眼光与高瞻远瞩——这其中蕴藏的,是一个见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世纪老人才配拥有的洞见与睿达。

这次资产布局的大调整,明显是李嘉诚在长和系做的最后一次重大决策。不难看出,正是因为这次着眼下个百年调整的完成,才让超人放心在今日把商业帝国交给了长子。 

(七)传承

豪门分家,无论是夫妻分财产还是兄弟分财产,往往是冲突不断,分财产演变成了争财产,香港豪门也不乏因为争家产而弄得兄弟反目,父子失和的狗血事件。

比李嘉诚大6岁的霍英东2006年去世,结果2011年底,因为争夺家产,三子霍震宇将二哥霍震寰告上法庭。

在澳门打造起博彩帝国的何鸿燊,只是病重入院,妻女子眷就为家产打得不可开交。

老友郭得胜(新鸿基地产创始人)三个儿子为了争产,兄弟相残,最后竟闹到廉政公署。2012年3月底,甚至有媒体报道,大哥郭炳湘将由被告转为特赦证人,指证自己的两个亲弟弟。

这一切,李嘉诚看在眼里,又怎能置身度外?

83岁时,李嘉诚终于做出了安排。

Li Ka-Shing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LKS Unity)为李嘉诚的上市王国旗舰,是长和系资产的终极持有公司,未“分家”前由李嘉诚三父子各持有三分之一。

2012年,原本由李泽楷持,LKSUnity三分之一权益转予李泽钜,令李泽钜持股量增至三分二,余下三分一继续由李嘉诚持有,7月16日生效。

同时,李嘉诚表示给次子李泽楷现金支持收购中意的业务,只是没有透露具体的金额。

长子稳健、次子有闯劲,超人的家产分配方案,一方面兼顾对两个儿子的公平,解决了豪门争产的隐患,另外一方面,让稳健的大儿子继承家产,也解决了公众股东的担忧。image.png

尾声:

他天庭饱满,戴着一副超大的黑框眼镜,答记者问的时候嘴角总是微微上扬,透过眼镜总是闪着一种平和睿智的眼神。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老头曾经在满街头跑推销,从一无所有到富甲天下,从默默无闻到人人皆知。

是时势造超人,还是超人造时势?

这也许永远是一个不一而从的命题,能肯定的是,李嘉诚的艰辛努力以及人生大智慧,是他在商界所向披靡的最大必然。但他的商业帝国,除了自身的努力带来的必然,也存在些许的偶然。他有幸身在并不仇富,且对私有财富充分尊重的香港,而香港在中国经济崛起中极其特殊、独一无二的位置也让他的商业智慧有了如鱼得水的施展空间。

但这些必然与偶然,未来或许再难复制。

这也意味着,华人商圈,李嘉诚后,或再无传奇。

他的成就,其实是中华传统财富创造与传承文化之生命力强大的最好佐证。

他是华人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商业大才和传奇,他向世人证明了传承千年的最传统的中华商业文化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他的智慧与能力,足以治理一个大国,而不只是长和帝国。

自“长和”帝国始,如果中国的财富与商业文化,能进入一个独立创造——安心拥有——顺利传承的正常轨迹,则不单是李嘉诚之幸,亦国之幸。

谨向超人致以崇高敬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