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拐点已至,债市慢牛回归——2018年2季度利率债投资策略

机构:海通证券中国债市坚挺,货币回归中性美债利率新高,中国国债坚挺。18年以来,海外债市大幅调整,美欧国债收益率上行明显,但中日国债表现坚挺,甚至是相对美债跟涨不跟跌。一大原因是短债利率分化,背后是货币政策的分化。相较于美国持续加息、欧洲

机构:海通证券

中国债市坚挺,货币回归中性

美债利率新高,中国国债坚挺。18年以来,海外债市大幅调整,美欧国债收益率上行明显,但中日国债表现坚挺,甚至是相对美债跟涨不跟跌。一大原因是短债利率分化,背后是货币政策的分化。相较于美国持续加息、欧洲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今年以来日本货币政策维持现状,中国货币政策也未再收紧。

我国货币收紧的必要性下降中美货币政策趋于脱钩。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未再收紧有两大原因,一是去杠杆进入实体去杠杆阶段,代表融资需求的社融增速大幅下降;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防范金融风险更多靠监管实现,宏观审慎调控效力加强,货币政策回归本源。从基调来看,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中性;从实际操作来看,货币政策已由实际偏紧回归中性。从海外来看,美元或持续弱势震荡,且中美十年国债税前利差保护较足,因此汇率问题不再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

货币政策在基本面下行中回归中性。从国内经济来看,17年经济反弹,由于春节效应扰动18年开局偏弱,后续或持续承压。CPI温和上涨,预计全年均值或在2.1%-2.2%,PPI趋势下降,预计约2%。货币政策在基本面下行中回归中性,18年资金利率中枢将稳中趋降。

金融监管延续,静待资管新规

17年底以来,监管风暴再起,其中302号文旨在控制杠杆、杜绝代持;同业存单正式纳入同业负债监管口径,发行量趋降。经济基本面已在17年四季度转向,但债市受监管影响调整幅度超出基本面。展望未来,防风险三年攻坚战才刚开始,金融监管仍将延续,但将不再是债市的主要矛盾。事实上,18Q1监管力度远超预期,但债市整体上涨,也意味着监管对债市影响有所弱化。

融资需求下滑,资金供需改善

目前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去杠杆导致资金供给减少,因而利率趋于上升,但这个想法的背后是假定需求稳定上升。但是目前中国企业融资已经大幅萎缩,另外高企的融资成本和高杠杆率抑制居民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政府融资明显受控,金融监管围堵非标融资,这也就意味着18年的实体融资需求将大幅下降。我们预计18年M2低增保持常态,社融增速大概率降至个位数低增长,这其实意味着资金需求已经出现了下滑,资金供需明显改善。

利率拐点已至,债市慢牛回归

社融向下接轨,债市已至拐点。社融与M2增速差已在17年三季度见顶,下行趋势已经确认,随着社融增速进一步下滑,增速差有望进一步下降,按照滞后三个季度的规律,利率拐点在18年一季度。10年期国开债对应的隐含税率在1月末达到了14年年初23%的历史高点,恰好是上一轮债券熊市末期。中美利差缩窄不会对我国债市利率下行形成明显制约。

利率债供给压力可控。18年财政赤字率目标略下调至2.6%、财政赤字持平在2.38万亿。我们预计18年利率债净发行量或与17年大体相当。

债市慢牛回归,布局中长久期。由于融资需求回落、银行完善考核指标需要、资金回表,利率债配置需求有支撑。从基本面的走势来看,18年的经济增速、商品价格涨幅、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重新走弱,而这将在基本面上对债市形成强劲支撑,我们相信18年的债市将充满希望。债市拐点到来,建议从1-3年短久期策略升级到3-5年的中长久期策略。image.png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政策变化、债市调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