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A股人均浮盈2.7万,究竟谁把钱赚走了?

随着A股市场鸡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也正式意味着年后的股市即将迎来狗年行情。 然而,回顾鸡年的A股市场表现,给投资者最大的感受,那就是赚了指数,却赚不了钱。但是,如果根据沪深两市的总市值计算,实际上鸡年年末的A股市场总市值较猴年年末的

  随着A股市场鸡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也正式意味着年后的股市即将迎来狗年行情。

  然而,回顾鸡年的A股市场表现,给投资者最大的感受,那就是赚了指数,却赚不了钱。但是,如果根据沪深两市的总市值计算,实际上鸡年年末的A股市场总市值较猴年年末的A股市场总市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而从目前两市逾亿户的股东数字来看,鸡年A股人均浮盈仍有2.7万元。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鸡年A股实现浮盈本来属于不容易的事情,况且实现浮盈2.7万元的水平,这确实是多数投资者做不到的事情。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鸡年A股市场的指数表现,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运行格局,且一度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表现。但是,临近鸡年年末,股市却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并迅速压缩了鸡年A股市场的整体涨幅,不少投资者的投资利润也发生了快速缩水的迹象。至于更多的投资者,则基本上未能够在鸡年股市中实现盈利,而亏损者却比比皆是。

  那么,面对鸡年A股人均浮盈2.7万元的数据,究竟又是谁把钱赚走呢?

  实际上,对于鸡年年末与猴年年末的总市值变化数据,并不会非常真实反映出投资者的盈亏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场指数明显失真,部分权重股的强行拉升,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市场指数的失真化,而对于这样的市场现象,并未对股票市场中其余股票的表现构成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则是股市总市值的增多,不仅仅反映在市场价格的上涨身上,而且还会反映到股市容量膨胀,市场扩容速度持续加快的身上。对于近年来的A股市场,股市的融资需求本来不弱,而随着部分大盘IPO的陆续来袭,实际上也给市场带来总市值持续攀升的现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股票市值并未出现显著的增长迹象。

  对于鸡年的A股市场,在IPO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新上市的企业大股东以及相应的机构资金,无疑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

  近年来,在IPO新规模式下,结合市值配售以及发行监管红线等制度影响,新股不败的神话持续演绎。在此期间,虽然次新股的破发现象有所增多,但即使如此,仍与原始股东极其低廉的持股成本存在巨大的空间。至于部分获得市场热炒的股票,则更是让原始股东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而无论牛熊市场环境,它们依旧成为股市中的赢家之一。

  再者,对于鸡年以来的股市行情而言,却进一步拉开了大资金大机构与普通散户之间的盈利差距。实际上,在鸡年行情中,普通散户赚钱并不容易,且多以亏损为主。至于大资金大机构,则往往采取抱团取暖、合力助推股价的策略,而从近年来部分白马股、大蓝筹的表现来看,也恰恰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存在。由此可见,对于大资金大机构来说,在白马大蓝筹作为主导的行情下,抱团取暖的它们依旧属于市场的赢家之一。

  此外,对于近年来持续活跃在市场中的部分国家队资金,可能凭借其诸多投资优势,在波动率并不高的股市环境中,实现了一定幅度上的浮盈。实际上,纵观今年以来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从其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来看,仍多离不开国家队资金的身影,而作为重仓持股的国家队资金,也在部分优质股票的持续上涨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浮盈。

  至于近年来逐渐崛起的外资资金,同样也是近年来A股市场的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

  实际上,对于外资持股突破万亿的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外资资金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在逐渐提升,其对市场的撬动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他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数据观察,而且仍需要紧盯着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的资金流向情况,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外资资金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从整体上分析,鸡年的A股市场充满了戏剧性,但市场赢家依旧离不开大资金大机构的身影,而这恰恰反映出A股市场有逐渐步入机构化程度的趋势。但,对于市场指数失真加剧,股民赚钱难度持续增加的现象,这并不能够让投资者享受到股市资产增值的乐趣。与此同时,在股市重融资的大背景下,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失衡同样降低了市场的投资信心,而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这也是造成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原因之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