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拐点临近,是该好好看看光伏的时候了!

对于生存的焦虑,是每一个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因为对这种本能的不同反应,造成了生物的进化。用智能武装的人类,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智能带来的远见。在种族生存的大问题上,人类从不会因为资源暂时的充足而自欺欺人,对于生活富足的需求的背后是能源的巨量转化和消耗,新能源的发展,是基于人类对于未来的焦虑,煤炭和石油作为能源在始终有限,而

对于生存的焦虑,是每一个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因为对这种本能的不同反应,造成了生物的进化。用智能武装的人类,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智能带来的远见。在种族生存的大问题上,人类从不会因为资源暂时的充足而自欺欺人,对于生活富足的需求的背后是能源的巨量转化和消耗,新能源的发展,是基于人类对于未来的焦虑,煤炭和石油作为能源在始终有限,而且污染问题带来的成本已经不能忽视,这样的生存问题让人类对于清洁且无限的资源追求就从没有停歇过,光伏发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相比于水电、核电、风能等能源,理论上光伏受到的地理限制最少,从潜力上来说,光伏一旦成熟,将会带来能源的变革,也可能意味着,人类的一次跃进。

 

一、对于光伏的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从光伏行业15年对12年以来的行业混乱开始整治后,光伏行业就开启了下跌行情,直至最近两个月,似乎才开始走出像样的行情,而在这期间,光伏行业不务正业的公司被逐出市场,现在整个行业格局其实已经相当稳定,下面是光伏行业的现状与特征。

Clipboard Image.png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硅料、铸锭(硅棒)、硅片,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薄膜光伏组

件以及下游应用系统(包括发电系统、运维监测系统、逆变器)等六个环节。

 

在光伏发电的产业链中,晶体硅原料冶炼以及原料冶炼制成的硅棒、硅锭到切片后的硅片都属于上游,而上游中晶体硅冶炼成型至硅棒或硅锭的行业是技术导向性的行业,过去一直在外进口,随着近年来技术的进步,造成过程的污染已经大致解决,产量正快速上市。国内企业以保利协鑫能源(3800.HK)旗下的江苏中能为主的企业已经开始替代进口的产量,属于在未来行业中靠技术闷声发大财的类型。而硅片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产量占全球比例达91%,以出口为主,出口约占中国硅片产量的24.6%,技术要求不高,但是技术工艺的升级对其也有比较大影响,如江苏中能最近投产的金刚线切割技术代替过去的砂浆技术,提高效率也环保了,投资者也用脚投了票。

 

中游主要是光伏电池的制造和光伏组件作为产品输出,把硅片加工为电池片,是光电转换最为核心的步骤。这个环节需要技术也需要资本铺张,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要求企业及时跟进最新的电池制造技术以提升电池效率,技术的跟进程度以及技术改进后的资本大规模投入生产所需要的财力是关键,直接出口只有不到6%。而同为中游的光伏组件,则完全不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组件环节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也是受贸易壁垒最为严重的环节,出口为导向,占光伏产品总出口额的74.9%,过去讨论的双反产品主要就是说的电池组件,现在转向的是印度、越南等国家。以天合光能和晶科为代表。

 

在目前的光伏主要由三个技术路线,分别是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以及聚光电池路线,薄膜电池成本低但天花板也低,转换效率7%左右,转化率衰减也是硬伤,而聚光电池效率最好,代表着太阳能电池的未来,理论上的转化率可以到50%,但是因为成本是硬伤,短期没法解决,所以晶体硅电池至少在未来5年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主流。在各个环节中,电池片的改进是关键的指标,电池片量产多晶硅转化效率16%左右,单晶硅电池片为18%左右,根据测算,转化效率提高1%,电池成本下降6%。

 

光伏到了下游,就是一系列的光伏系统应用,而一般市场讨论的是其中的一种,即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电站的EPC建设、运营以及相关产品的配套,再具体一些,分为集中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系统。这个环节也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而在所有的环节中,电站运营的电费收入毛利率是最丰厚的,平均行业毛利率达到了57.54%,在光伏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都偏好向下游延伸。集中式光伏随着补贴下降以及输电方式仍存在成本和效率问题,集中式最多的三北地区,同时存在着“弃光”问题,近年来有所缓解,现在三北地区的弃光率平均15%左右,随着补贴下降,集中式光伏今年新装机量同比减少50%,同时分布式光伏同比增长近3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6 年估计,到2050 年光伏发电和聚热发电分别占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6%和11%。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世界上电力的重要来源,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太阳能发电发展最快。

以中国为例,未来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将上升,火电比重则会持续下降。2016 年中国新增发电设备中火电类占比虽高达52.07%,但其占比逐月下降,但太阳能发电新装设备所占比重已升至18.03%,位列第二。现在中国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1%左右,第一阶段的目标是10%,空间仍然很大,而在策略上,今年开始,光伏的发展似乎进入新的阶段。

 

二、行业三大变化出现的结构性机会

1、上中游必有一战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上半年光伏产品每月出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月均出口额为11.27亿美元;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出口量却同比增加,其中硅片同比增加21.6%,电池片同比增加36.4%,组件同比增加40.7%。多晶硅每月进口量均超过1万吨,月均进口量1.12万吨。

 

上游的原材料行业仍然需要大量进口,2017年上半年累计进口多晶硅达到72832吨,同比增加2.7%,月均进口量在12139吨,上半年单月进口量全部维持在万吨以上,其中6月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4816吨,环比增加18.0%,同比增长22.9%。

Clipboard Image.png

实际上,在产量上,中国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2016年全球产能排名前十大多晶硅厂商中,中国有六家企业入围,分别为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洛阳中硅、亚洲硅业、大全新能源和四川永祥。其中江苏中能位居世界首位,技术上的成熟度也慢慢跟上了国外的技术,中国巨大的需求是今年原材料大量进口的原因,随着产能的继续提高,中国占了原材料需求近90%,但产量完全没有跟上,随着产能的提升将进一步占据进口的份额,而实际上,各大厂商已经密锣紧鼓地扩产能,保利协鑫控股的江苏中能的多晶硅产能在今年4月初投资56.82亿元,在新疆建设总产能为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并预计到2020年其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通威股份控股的四川永祥目前产能为2万吨,今年扩产5GW的包头项目后,其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2万吨,而凭借着成熟的技术,质量优良,产量上最大的企业将凭借规模优势脱颖而出。

 

但是这样的扩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后遗症,由于中游金刚线技术的改进,对于硅料的需求将会有明显的减少,40GW多晶硅片金刚线改造就会使得上游硅料需求减少4万吨以上。

而硅片以及中游战况就惨烈了,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显示,未来光伏全球装机量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但可以看到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

Clipboard Image.png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晶体硅电池片成品呈现一路往下的趋势,而两方面的结果是,出口量大增而出口额却略减的状况,而这个状况才刚刚开始,未来行业的格局将进一步集中。

Clipboard Image.png

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16年占全球产量比例为91%、71%和73.6%,而这个行业现在是以中国企业为主导。在这一领域,全球前10的厂商中国几乎全部独揽,产能超过总产能的一半以上,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也让这些企业开始谋求新出路。

 

2017年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2017-2020年光伏新增建设规模达到86.5GW。这个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因为过去的五年意见对于光伏新装机要求大概率会被提前完成而出台的调整,15、16年因为补贴抢装累计的装机量已经超过80GW,而目标只是105GW。由于新的指导意见并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重庆、西藏、海南等市场消纳好的地区,不包括张家口市,不包括不限建设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村级扶贫电站以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由于分布式的接力以及集中式电站建设成本的下降,未来大概率仍会保持高增长。

 

根据测算,17年的装机总量很可能会超40GW,保守预计“十三五”期间,每年的装机需求在35-40GW左右,短期内因为抢装可能会出现加量同增的一段时间,理论上,对于上中游企业应该有好处,但是整体来说,产能相对过剩仍然会存在,要看未来具体的新装机量和产能的落地情况。在全球的需求减缓下,各个厂商的低价拼量的战争将会持续,尤其是金刚线切割改造以后,整个硅片端的产能立刻提升25%,残酷的低价竞争降很可能会产生。

 

另外,光伏的辅助装备,如逆变器,支架,背板等,这些行业竞争并没有光伏本身主体激烈,毛利率都在30%,在行业量上上去时,相比于光伏电池与组件本身,量增业绩增的逻辑可能会更加顺畅,但要注意竞争者的加入,毕竟这样的毛利率会吸引一大批企业进入。

 

2、集中式转向分布式,单晶的机构性机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今日在光伏大会上给出数据,数据显示,1到9月新增装机42GW左右,增长了60%,其中分布式增长了300%以上。比以往不同,光伏新增装机的结构出现较大变化,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增长3倍,在新增装机中占比接近40%,而去年同期,分布式光伏在新增装机的比重仅有10%。

 

再从新增装机布局看,由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华东地区新增装机为825万千瓦,同比增加1.5倍,占全国的34%。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423万千瓦,同比增长37%,占全国的17.3%。西北地区新增装机为416万千瓦,同比下降50%。分布式光伏发展继续提速,上半年浙江、山东、安徽三省新增装机均超过100万千瓦,同比增长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54.2%。

Clipboard Image.png

光伏发电站在实现电平价之前,需要政策给予补贴,所以,政策的导向直接决定了光伏下游发电的发展,过去两年,国家每逢6月30日就会降低光伏补贴,从而出现了阶段性的抢装期,同时逐出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低的公司,另外一个就是行政式的对于弃光严重地区新装机的限制,两个政策是导致了新装机结构上的转变的重大因素之一,这是政策方面的因素。

 

发改委2016 年12 月6 日发文表明,2017 年1 月1 日之后,一至三类资源分别调整为0.65元/0.75元/0.85 元,同时表示今后光伏标杆电价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从2015 年到2017 年光伏标杆电价共下调0.25 元/0.2 元/0.15 元,导致了集中式光伏以0.65元每千瓦的价格对比0.6元以上的成本,利润变得很薄。而另一方面,分布式由于不占用土地,纯并网发电成本仅为0.55元左右,分布式实行0.42元/kWh的度电补贴政策,这个标准自2013年确定,迄今未做调整,加上各地还有地方补贴,分布式光伏的补贴力度比起集中式有着天渊之别。随着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补贴水平不断下调,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或许未来会到来,而这样的预期,将会直接刺激分布式光伏的抢装热潮。

Clipboard Image.png

过去由于受制于屋顶资源有限、项目融资难、政策配套难等因素,过去几年分布式光伏的装机都大大低于预期。数据显示,2014 年规划光伏新增装机只完成当年目标的26%,而16年、17年的分布式光伏分别以2倍和3倍的增长速度在增长,而这样的增长首先是下游的EPC的天堂,而分布式由于建设面积的要求,需要转化率更高的单晶硅,单晶硅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已经下降到贴近多晶硅的水平,性价比正在不断提高。而国内走单晶硅路线的厂商并不多,就导致了单晶硅产业链供不应求。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单晶组件年产能不足15 GW,在产能充分释放的情况下,分配到每季度的单多晶产量分别是3.7 GW。而第二批‚领跑者‛项目中,有4.3 GW 单晶要抢在明年一季度扎堆采购组件。除了“领跑者”项目,单晶的产能还要满足出口等其他需求,而“领跑者”项目就有4.3 GW 的刚性需求,单晶组件供应缺口达14%。据预测,全球分布式光伏预期至2020 年的累计增速范围47.78%-193.33%,远高于集中式光伏10.43%-106.44%的累计增幅。

Clipboard Image.png

抛开短期的机会不说,由于单晶转化效率和占地面积更低,是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发电的首选。据EnergyTrend 公布的数据,2015 年全球光伏市场中,单晶硅片比例已上升至18%(多晶硅片比例减少至76%),2016年,单晶市场占有率已进一步攀升至20%以上。由于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对未来技术更佳的适配性,摩根斯丹利预测,单晶市场份额预计可在全球范围内增长至35%,到2020 年有望增长至5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单晶市场份额已经突破性的提升至24.5%。高效单晶产品需求仍将提升,预计2025 年单晶的市场份额达到48%,其中N 型单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将从2016 年的3.5%提高到2025年的30%,而多晶硅电池的份额将由2016 年的80%下降到2025 年的48%。这不得不让人佩服A股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管理层的远见。

 

3、从“弃光”到就地消纳,电站建设运营的机会

以国家的规划,未了改变弃光的现象,并留足时间发展配套设施,未来比较长的期间内,都会坚持采取就地消纳的方向,分布式将成为主基调。而从分布式兴起作延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将在一定时间内,因为补贴以及光伏发电量的高速上升而受益。首先收益的是EPC企业,EPC企业营收规模也上半年出现较快增长,国内较大的EPC企业相关业务营收增幅在50%以上,同时,由于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光伏系统价格降幅却更小,因此EPC企业迎来了收入和毛利率双双大幅增长。

 

另外,专注于电站运营的企业也将会从中收益,从整个行业链的观察中,电站运营的电费收入毛利率远远高于其他环节。

Clipboard Image.png

中电联在8月16日发布的《2017年1-7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中提出,1-7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688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409万千瓦。其中,水电669万千瓦、火电1884万千瓦、核电109万千瓦、风电73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492万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48、49和1366万千瓦,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931和223万千瓦。量上的提高将会直接变为电站的收入。

 

 

尾声

上述的分析,其实是偏向于短期的分析,而长期来说,真正的光伏大时代,是在电平价之后所谓电平价当发电侧上网电价与各种附加费之和等于用电侧电价时,即可实现平价上网。目前部分光伏电站度电成本已经下降至0.5-0.6 元/度,用户侧基本实现平价,比预想的2020年实现快了2年未来随着系统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光伏上网标杆电价的下调将会使用户侧实现全面平价。

当光伏实现全面平价,意味着在相同的价格上,人类可以使用更加清洁环保而且可循环的能源,大家都知道会选哪个,而且在能源的成本方面,光伏的潜力非常广阔。在美国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光伏甚至成为了当地最为廉价的能源,目前国际最低的光伏电价已经达到1.79美分/kWh,折合人民币0.13元/kWh。平价上网之后,真正的光伏发电大周期才会降临,光伏行业的体量将不是现在的这样的一个数量级,随着光伏产业的技术的进步,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家支持下“领跑者计划”的实施,全面平价上网很有可能会提前实现。今天看光伏不起,过后很可能会让自己高攀不起。

 

回到当下,标杆电价下调是大势所趋,电价的下调只会更加挤出发展比较落后的,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经营效率,赢得竞争将会赢得全部。装机总量的提升是大势,龙头大企业并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上中游一场激烈的行业重整后,胜者得天下。而下游的分布式发电站,短期有量上的激增和政府的补贴,将会刺激行业的向好,长期来看,平价后,光伏电站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也许,现在是回来好好看光伏的时候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